歐陽野沒有自己編輯教材,一則是沒有時間,二則是覺得現階段還沒有那個必要。
這里跟他前世古代一樣,各方面的科學著作不是沒有,只是被以儒學為正統的讀書人視為雜學,甚至是歪理邪說,因此被埋沒。
歐陽野只需將自己知道的一些相關著作挑選出來,讓招來的教書先生交給孩子們就是。
雛鷹院與他而言最大的用處,其實是利用各種規矩、紀律為這些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習慣,再進而影響這些孩子的思想。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這些孩子與他有一層“師徒”關系,對他更加的忠誠。
而幫眾們所看到的,恰好就是最后一點。
因此,當雛鷹院建立并招生的消息傳出后,明悟這一點的立馬將孩子送了過來;沒有明悟這一點的,再他人提醒下明悟后也將孩子送了過來。
算上剛歸附的紅葉幫,而今神木幫正式成員已達三千多人,這個基數其實并不大。
加上相當一部分幫眾屬于孤家寡人,再被入學條件刷掉一批,此外總有一些個不想讓子女來入學的,歐陽野以為最后這第一批入學的能有四五十人就不錯了。
不曾想,最后真正入學的竟然多達一百零幾人!
幸虧雛鷹院夠大,歐陽野事前做的準備也很充足,否則還真沒辦法管好這一百多個孩子。
雛鷹院在正月二十八開學。
按年齡分年級,按人數分班。
六歲至八歲上一年級,九歲、十歲上二年級,十一歲至十五歲上三年級。
如此一分,一年級與三年級都只有十幾人,因此分一個班即可。二年級加上歐陽野讓高強、陳來替他收養的孤兒,則有九十多人,于是便被分成了三個班。
至于上課,卻是不拘于班級限制,既可以分小班單獨上課,又可以聚集在一起上大課。
小班上課主要是教授孩子們一些基礎的武功招式和識字、算學,大課則按情況來定,很自由。
歐陽野作為雛鷹院院長,只給自己安排了兩門大課,一個武功解疑,一個是思想品德。都是一旬(十日)一節,且都是看歐陽野什么時候有時間才開。
這兩門課都是最能影響孩子們的,哪怕課程少,也能在孩子們成長中留下深刻印記,歐陽野這么做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在歐陽野忙著開辦雛鷹院這幾日,燕北尋一一“拜訪”巫縣的江湖勢力,成果顯著。
在燕北尋下山后的第三天,就不斷有小幫會的幫主、會主,乃至山賊、土匪的寨主、大頭領等前來請附。
這些個人,有的帶著名冊、賬冊,有的則沒帶——不是不知道要帶,而是他們勢力太小,又做的是無本買賣,根本不需要這兩樣東西,便沒有。
沒有名冊、賬冊的,歐陽野派出人手去幫他們造冊。
帶了名冊、賬冊的,賬冊歐陽野交給陳延的內堂處置,名冊則交給林文央的文堂處置,算是將內堂的權利分出一部分給文堂。
以前神木幫小,人員信息、財務情況都交給陳延處置沒什么問題。
而今神木幫勢力已然遍及數縣之地,內堂權利便顯得太大了些,因此,分內堂的權是理所當然的事。
陳延是個明白人,又是個老人精,自然不會對此有什么怨言,反而道好,說負擔減輕了,這他這把老骨頭便可以多活幾年,好為神木幫多做些事。
轉眼到了正月最后一天,歐陽野便在書房中,念頭進入系統界面···
【第二更。隨便點開個倒版網站都有好幾百人評價本書,實際看的人更要多出好幾倍,甚至十好幾倍···正版收藏卻不足千,真的很讓人心酸。請大家來起點支持下本書正版吧,哪怕收藏一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