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三局兩勝制”比武,透露己方出戰人手,很容易被對方針對。
但此番比武乃是“輪戰終勝制”。
雙方也是都派出三人參戰,兩人對擂,敗者下,勝者留,直至一方人手都出戰完,或者兩邊都出戰完,最后一局勝利的是哪方人員,整場比武的勝利便歸屬哪方。
所以,聽聞陳破浪詢問,歐陽野便示意燕北尋與萬褚站了出來。
歐陽野、燕北尋作為目前外界所知神木幫唯二第四境,比武出戰在陳破浪意料之中。所以,他目光掃過來,很快便定在萬褚身上。
萬褚在之前神木幫統一夷陵府長江沿岸木幫勢力的行動中,也是出過手的,所以陳破浪知道萬褚只是第三境。
雖然雙方制定的比武規矩中,便有不得邀請排幫、神木幫之外的人助拳的要求,但這規矩是有漏洞可鉆的,那便是在比武前招攬他人加入幫派。
陳破浪原以為歐陽野能將神木幫發展壯大到這一步,在江湖上怎么也會有些人脈,若不計代價,招攬三昧境入幫雖不太可能,但招攬一個真氣境高手卻是可以的。
現在看歐陽野竟然沒招攬到真氣境加入,他不由笑道:“看來貴幫無人啊,竟然連三個真氣境都湊不齊。”
這話是有意在撩撥歐陽野,若歐陽野如一般年輕人那樣氣盛,因言語而心浮氣躁,影響了接下來的比武,那排幫就可以贏得更輕松了。
然而歐陽野卻是面色平靜,淡淡道:“有人無人,比過就知道了。陳號主還是不要磨嘰了,你我交換雙方出場順序吧。”
“好。”陳破浪點頭同意了。
沒撩撥得歐陽野起心火,他并不失望,因為此事對比武結果影響并不大。
神木幫這邊既然連三個真氣境都湊不齊,那么這場比武便可以說神木幫已經輸了。
當然,為免燕北尋、萬褚二人舍命將龐瀝川拼成重傷,然后讓歐陽野來個一穿三,他還是將龐瀝川放在最后一位出場最合適。
歐陽野、陳破浪將己方出場順序寫在紙上,送給對方,便將雙方比武出場次序定下了。
排幫這邊是陳破浪、董秋來、龐瀝川。
神木幫這邊則是燕北尋、歐陽野、萬褚。
了解了出場順序,在比武將要開始時,一直未開口的龐瀝川忽地出聲道:“他們將萬褚放在最后一位,顯然是沒準備讓萬褚出場。如此,歐陽野怕是對他與燕北尋的實力很有信心,你們對上他們時要小心一些。”
陳破浪點頭,道:“謝副幫主提點,我和秋來兄會注意的。”
龐瀝川沒再多說。
排幫到底不是那種集權制的大幫派,別看他是副幫主,卻也不好過多干涉陳破浪的決定。而他此番出手,也是收了陳破浪重禮的。
當然,最主要的是,他自信不論前面結果如何,他作為最后一位出場之人,都可以讓勝利歸屬排幫。
因為并不是很正式的比武,也沒有主辦方和中間人,所以燕北尋與陳破浪上場后,相互行了個抱拳禮,便算是比武開始了。
陳破浪用的是兩把分水刺,講究的是急攻,貼身刺殺。
所以比武開始后,他便向燕北尋躥過去,身形如同游魚一般,快而滑。
燕北尋的奪命十三劍只有十一招,招數較少,同樣偏重刺殺,但見陳破浪主動攻來,他便沒有妄動,而是先防守了幾招。
兩人比武時,百丈之外圍觀的江湖人也各有議論。
“這燕北尋什么來頭?似乎實力不怎么樣啊。”
“燕北尋是巫縣人,江湖人稱奪命劍客,在隨歐陽野滅巫山派之前只是第三境。也即是說,燕北尋進入真氣境才半年而已,排幫的陳號主卻已經進入真氣境十幾年了,內力要比燕北尋深厚得多,燕北尋不是他對手很正常。”一個自以為知情的人自信滿滿地道。
“如此說來,神木幫豈不是第一局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