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土行旗十大單字號堂口中,前五個堂口是由最初組建土行旗時的“元老”堂主擔任,分別是管豹、戚三娘、戚陽、李秋榮、簡棠。
后面五個堂口堂主,則是從后投奔神木幫的賊匪中提拔上來的,分別是朱思炎、馬三山、林木天、趙源、郭旭。
這么安排,也算是對土行旗老人、新人的一種平衡。
至于劉生,在歐陽野深入了解了其人的軍事才能后,便將其提拔到了土行旗副旗主的位置上,實則是未來的軍師,或者說行軍參謀。
實際上,目前神木幫最缺的還是劉生這類人。
雖然說這里的軍隊中武者質量很重要,但并非說行軍打仗就無需用腦。
在雙方實力相差不多時,一個好的計謀同樣能起決定性作用。
不過,因為歐陽野有意引導,目前神木幫中讀書識字之人的比例算是多的了,便是有功名的秀才、童生也很有些位。
此外,土行旗、木行旗一直都有教幫眾識字的日常活動,雖然效率很低下,目前成果不顯,但歐陽野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終有一日會顯出此舉的優勢來。
用三天時間視察了部分土行旗堂口之后,再回到大青寨的次日,歐陽野便又隨楊二青、劉生視察起隱藏在綠蔥嶺中的兵器工坊來。
綠蔥嶺于養兵來講,是個極好的地方。
里面不僅自帶鐵礦、煤礦,且儲量還不小。
此外,山林之中河谷縱橫,雨水量變換頗大,很容易就能筑起堤壩,攔水借用水力鍛造兵甲等器具。
所以,土行旗組建不久,楊二青便按照與歐陽野商量的,在綠蔥嶺中選了一處合適抵制,大建兵器工坊。
土行旗組建至今有一年左右的時間,這處兵器工坊規模已經頗為龐大。
“面前兵器工坊有各類工匠五百余人,力夫一千多人,不僅能借用水力、蓄力進行打造兵甲,更有幫主的流水線生產方式提升效率。”
“若是全力生產的話,一日可得強弩十張,硬弓三十張,大刀百柄,長槍三百桿,盾牌五十面,皮甲三十領,鎖子甲十領,鐵兜鍪十頂。”
至于更好的鎧甲,歐陽野并沒有讓打造,楊二青自然不會去做,也就沒介紹。
楊二青對這個生產速度是相當滿意的,歐陽野聽了卻是劍眉微皺。
“這個打造速度是建立在消耗之前積累的物資基礎上的吧?”歐陽野先這么問了句。
“是的。”楊二青點頭認了。
有些兵器的材料即使再多人去做,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制作出來的,如弓弩的弦,槍桿,等等,每件都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淀才能制得。
所以,便是如今綠蔥嶺兵器坊的一些兵器材料,都是從外界購買的半成品,而非自己制作的。
這一點沒辦法改變,楊二青沒什么不好承認的。
歐陽野搖頭道:“現在這個速度還是太慢了。天元皇帝已死,消息雖然還沒傳出來,但幾位皇子必然已經在爭奪皇位了。若事有不妙,說不定年底便會天下大亂。”
“到那時,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拉出來一只足夠強大的隊伍,先穩固已有地盤,再掃蕩周圍。”
“如此一來,所需的兵甲只會多不會少。這樣,此番回去我會讓內堂盡最大努力收購各類兵器工坊急缺的材料,你這里只管繼續擴大規模,全力生產便是。”
【第三更。特別向各位書友求訂閱,請來起點訂閱正版支持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