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41年12月下旬。
土行旗即將完成掃清、收編夷陵府賊匪盜寇的任務時,歐陽野收到了夷陵知府差人送來的一封書信。
“這賈智化想約我飲宴?”
看完書信,訝然的說了句,歐陽野便將書信交給了一旁的姜白。
姜白看完書信后先也是驚訝,然后卻不禁露出笑容,道:“賈智化這是心虛了,看來這位賈知府還有那位薛參將并非慶王黨嫡系,也沒有把握請來江陵府的兵馬作為援助。”
“那姜先生認為我要去赴宴嗎?”歐陽野問。
“當然要。”姜白道,“不過須等屬下去江城走一趟,替我們乾幫扯起全巡撫這面旗之后,才是幫主赴宴的最好時機。”
歐陽野聽了稍稍沉吟,道:“江城府雖然也有我們的人,但到底不是我們的地盤,姜先生若非要去,我便派關長老陪你走一趟,如何?”
“若有關長老相陪,自然萬無一失。”姜白并沒有拒絕,點頭應了。
晚上姜白從乾坤殿回到總舵分給他的院子時,兒子姜曉已經從雛鷹院放學回來了。
因為張素素經常在外面做事,所以姜曉在雛鷹院上學時是住宿的,就和其他許多雛鷹院的孩子一樣。
但姜白入乾幫云部之后,也在總舵分了套院子,姜曉放學后自然就回到這里來。
隔了近一年時間不見,姜曉不僅明顯長高了,也更加懂事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對姜白這位父親有了真正的理解和尊敬。
吃過晚飯后,姜曉正要告一聲晚安,然后回自己房里去溫書,卻聽姜白道:“明日我要離開總舵去江城一趟,過年前怕是來不及趕回,放假后你便去你母親那里吧。”
姜曉倒沒有因為父親不能在一起過年有什么不愉快,而是好奇道:“父親去江城做什么?危險嗎?”
“不危險,放心吧。”姜白看著姜曉,露出微笑。
看見父親這笑容,姜曉也就放心了,沒再多問。
次日,姜白在巫縣乘船沿江而下,不足一日時間,便到了江陵府。在某處上岸后,姜白見了張素素一面。
“你要去江城見全盛文?!”聽姜白說出此行的目的后,張素素幾乎要跳起來。
姜白卻很淡定地道:“不錯。”
張素素有點急了,道:“可現在全盛文還不知道對我們乾幫什么態度呢,萬一他很敵視我們乾幫,你去了豈不是撞到刀口上?”
姜白道:“正是因為現在全盛文對我乾幫態度不明,我才要去拜訪他。你放心,我的一位秀才同年在全盛文幕中,有他引見,全盛文不會拿我怎樣的。
再說了,此行還有關長老陪同,你是武者,應該知道關長老實力的。有他在,江城府沒人能留下我們。”
雖然知道姜白說的句句在理,可一想到自己手無縛雞之力的丈夫要去江城那般的險地,她怎么都沒法放下心來。
但她也知道姜白此行任務對乾幫頗為重要,不可能取消,便只好道:“不如讓我跟你一起去江城那邊吧?我和水行旗的人在江邊等著,倘若你們真遇到了麻煩,我們也可以及時接應。”
看張素素緊張、擔憂的樣子,姜白心中感動,也知道不讓張素素去她怕是放心不下,便點頭道:“也行。不過,如此過年時我們便都不能陪姜曉了。”
對兒子在總舵的安危,張素素卻是十分的放心,聞言張口便道:“那簡單,我寫封信讓他在王家過年便是了。那小子對王家倆丫頭似乎有意思,聽到這個消息估計會高興地蹦起來。”
張素素說著,不由笑了起來。
看著妻子笑靨如花的樣子,姜白忽的心中情愫涌動,上前一步,將妻子攬進了懷里。
感受著丈夫淡薄卻溫暖的胸膛,聞著那熟悉的淡淡紙墨味,英姿颯爽的女武者此時也化作水一般的人兒···
在關山樵、姜白走后第二日,歐陽野卻是受到一封訊堂的飛鴿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