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執法支隊把海龜們放生,它們干完自己的事就爬回海里,一跑了之。
潘隊這才領著人進去。
果然,他們在一塊巖石后面發現了沙子被翻過的痕跡,它們小心翼翼地掏出沙子,在里面發現了九十多枚龜蛋。
如何處理這些龜蛋,他們都犯了難,最后將沙子埋了回去,然后報了上去。
等行舟島的員工們來上班了,才發現島上竟然出現了一群比他們來得還早的陌生人。
今日是周六,第一批游客的人數比昨天多,聽說這里出現了野生綠海龜并在沙灘上產了卵后,一群人便都圍在了這邊,一邊聽八卦,一邊在群里跟人分享新聞。
執法支隊的人將他們都驅散了,潘隊擔憂地跟李瑤林說“島上的人太多了,難免會有人來偷蛋,這事要怎么處理,還得慎重考慮。”
李瑤林頷首“實不相瞞,那一塊區域我其實并不準備開發。應該說,我準備將那些地方規劃為生態保護區,禁止游客進入,到時候會建立相應的防護網。只是我沒想到,還沒開始建呢,就出了這事。”
潘隊想的卻是,前天夜晚過來的時候并沒有發現這個地方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這次是大白天過來的,周圍的景色便一目了然。
這水質,說這片海域跟油市近海毫無關系也有人信吶
聽說官方稱贊過行舟島的治污成果,這次的海龜上岸產卵也可作為治污成果的佐證。
他上報后沒多久,上面便表示了重視,文旅部門甚至都派了人過來,接下來必然會有一番大動作。
李瑤林打算將這兒設為生態保護區的想法聽起來似乎有些天真,可眼下那些龜蛋就在沙灘里埋著,它們的存在就像是肯定了李瑤林的想法,讓人無法忽視。
沒過多久,如何處理這些龜蛋的結果也商議出來了。
油市沒有專業的機構可以孵化這些龜蛋,潘隊的領導決定先不動它們,不過為了防止有人進去偷蛋,島方必須要巡護,且執法支隊這邊也會派出人員來駐守,待上級進行進一步的商議,再給出更妥善的處理方案。
李瑤林自然是沒意見的。
另一邊,最早發現海龜們的舍長等人一邊吃著從便利店買的面包,一邊消化前不久才發現的令他們震驚的真相“同樣二十二歲,人家已經是島主了,我們卻還在這里虛度年華。”
舍長問梁穎“你一點都不意外,難道你早就知道了”
梁穎裝傻“我之前也不確定,只是猜的。”
“不是,為什么島主會是在島上開便利店的店長啊誰能想到平平無奇的店長,竟然是島主”
“就像掃地僧”
“有內味兒了。”
梁穎問“哎,你們說那些龜蛋會怎么處理啊”
“八成是送走,我剛聽說他們聯系了惠市海龜自然保護區的人。”
“那真的好可惜哦,如果能在這里孵化,那我們再來的時候一定能看到很多小海龜。”
她們將這些事都發到了網上去,恰好有自媒體看到她們拍的視頻,給搬運到了網上,這下又讓行舟島的知名度往上提了提。
雖說很多人覺得海龜跟烏龜一樣都是龜,沒什么稀奇的。可綠海龜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且這些都是野生的綠海龜,這么多年來,第一次聽說它們到油市的沙灘上來產卵,對油市的市民而言,這是多么稀罕的事啊
油市市民的生活節奏比較慢,很少有周詳的旅游計劃,出門游玩往往都是臨時起意,這一刻忽然想去海邊走走,下一刻就會立馬把親戚朋友都搖出來,一群人嘩啦啦地就驅車去了海邊。
所以行舟島連日來發生的事,表面上只是在家族群這些社交軟件小范圍地傳播,實際上當它被頻繁提及的時候,就已經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張巨網,等時機成熟,就會呈現出爆炸性的效果。
本來就打算趁周末出門走走的油市市民在看到了新聞后,立馬想起了新開發的行舟島,哪怕海龜已經走了,可花幾十元來體驗一下海島的風景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于是昨天一班次下來還有二十個空位的客船,今天直接坐滿。
李瑤林接到了老杜的電話,說很多人買了票卻沒法上船,現在正在鬧騰呢
李瑤林“”
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