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舟島就在老家門口,它是如何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完成從垃圾島到美麗海島的蛻變的時常出現的海滋到底是人為的還是神秘力量為什么同一座海島,沙灘的沙子構成卻不同
這里面有太多讓人好奇的故事了,她不相信她爸沒有探尋島上秘密的興趣。
如沈思麗所料,她爸沈主編確實對行舟島產生了興趣,不過并不全是女兒的緣故,主要是他周六那天晚上看到了電視臺的新聞,并且聽說政府打算建一個野生動物保護站。如果建成了,那么行舟島也將會是站點之一。
一座曾經堆滿了垃圾,海上滿是漂浮的海洋生物尸骸的荒島,年輕的島主經過了怎樣的努力、通過怎樣的手段才將它打造成能讓野生的綠海龜主動選擇在這里生活的宜居島
目前為止,行舟島的島主身份依舊神秘,網上并無她的照片,更無人有幸采訪她,了解島上的秘密。所以如果他能拿到第一手資料,揭開行舟島的神秘面紗,何愁雜志賣不出去
很快,李瑤林就接到了雜志的采訪邀約。
想到自己要暴露在鏡頭之下,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
沈主編沒想到她會拒絕得這么干脆,便問“能冒昧地問一下為什么拒絕嗎”
李瑤林實話實說“我不太想出境,這會影響我的生活。”
周六早上電視臺的記者過來拍素材時也不是沒拍過她,不過跟對方溝通過后,攝影師表示會將拍到她的畫面剪了。
果然,新聞播出時,亮相的基本是接受采訪的潘隊,她接受采訪那一部分畫面對焦的是海面的海鳥及白色沙灘的游客。
沈主編松了一口氣,他糾結了會兒,說“我們的采訪是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并不會未經過你的許可,拍了你的照片放上去的。”
李瑤林又說“還有件事,由于我們現在經費比較緊張,可能沒多少廣告費用可以給你們。”
雜志社的盈利模式除了靠賣刊物賺錢之外,大部分都是靠廣告贊助,她現在也算半個商人,自然知道沒有商人愿意做賠本買賣,所以對方如果想要她給贊助費,她可以給,但不多。
沈主編明白她的顧慮,說“你不用擔心,我們的雜志并不是為了推銷景點而創辦的,也并不是所有介紹到的景點都會收贊助費。”
他們的雜志社其實是有官方的經費補貼的,因此有廣告贊助費最好,沒有的話也不打緊。
不用出境又不用給雜志贊助費,等于獲得免費推廣,這樣的機會,李瑤林又怎么會錯過呢只不過她最近有幾個政府的會議要參加,只能將時間約在七月中旬。
這個時間在雜志出完當月的這一刊之后,沈主編也會比較有空,雙方便定了下來。
掛了電話后,李瑤林美滋滋地想“連這么出名的雜志都知道了行舟島,看來我這一兩個月的努力沒白費啊”
小人魚“”
你純粹是運氣好,隨便收留幾個年輕人留島過夜都能收留到雜志副主編的女兒。
對此暫時一無所知的李瑤林突然對自己的開發經營行舟島大業充滿了干勁。正巧系統提醒“海釣場”的人氣值已經滿1000,詢問她是否要升級。
3級的白色沙灘除了沙子變得更細更白、海水更加清澈之外,還變得更適合海洋生物活動。
那3級的海釣場呢,又會變成什么樣
李瑤林對此頗為期待,乃至于忘了那可能翻倍的運營成本,摩拳擦掌地道“升級”
“升級成功解鎖海神市場海釣專區。”
海釣場3級升級建設中
人氣值1004
污染指數101級污染
運營成本5000元天
李瑤林“等會兒,運營成本翻倍難道不應該是四千塊錢一天嗎,為什么是五千”
很快她就發現了跟白色沙灘升級時不一樣的地方,不僅人氣值沒有了升級的閾值,還解鎖了個新功能。
“海釣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