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主編讓隨行男子將這群攝影師的身影都拍下來,自己則去跟攝影師們嘮嗑,想側面了解一下行舟島。
憑借親和的形象和一包煙,沈主編成功地跟幾個攝影師搭上了話。
聊到對行舟島的印象,幾個攝影師給他們介紹了一個人,道“我們攝影協會的鐘震,他是我們中最早來行舟島蹲點拍攝的,前陣子拍到的紅腳鰹鳥就是他的作品。”
沈主編有些意外,因為他認識對方“鐘震好久不見”
“你是沈雄老師”攝影師鐘震也甚是驚訝。
他跟沈主編結緣于十年前,當時他剛進電視臺實習,因工作性質跟沈主編工作的報社也有往來,所以彼此都交換了聯系方式。
只是沈主編從報社辭職后就去了羊市,他跟對方的聯絡便少了,近兩年更是連節日短信都沒有發過給對方,沒想到時至今日還能再遇上。
“你還在電視臺”沈主編問道。
鐘震笑說“在呢今天休息,來觀測海鳥。”
沈主編自然而然地拿出了香煙分給他“我記得這兒以前沒這么多海鳥棲息。”
鐘震接過煙,剛想抽,但是想到了什么,又將煙別在了耳朵上,心緒萬千地感慨“是啊”
要說省內鳥類最多、最佳觀測鳥類的地方,那莫過于省內的幾大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比如有“海鳥王國”之稱的南澳候鳥自然保護區。
不過很多保護區、濕地公園的鳥類都屬于水鳥、候鳥,南方地區往往要到十月份之后,才有更多機會觀測到這些鳥群。
紅腳鰹鳥則屬棲息在熱帶海洋中的留鳥,它們往往不會長途遷徙,所以一旦找到了合適的棲息地后,就會在那兒筑巢、繁殖等。
七月份仍在紅腳鰹鳥的繁殖期內,鐘震看見的不是一只紅腳鰹鳥,而是好幾只,因而他覺得島上必然有紅腳鰹鳥筑的巢,只是開發地方少,人們暫時無緣發現罷了。
行舟島之所以會成為海鳥類攝影愛好者的新觀測地點,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兒的海鳥它不怕人,不管是捕食、飛行還是停歇,都從不避著人,因此想要捕捉到清晰的畫面也更加容易。
鐘震說“聽說政府準備在這里建保護區,還在商議,但我覺得能成,你看這兒的環境,很合適野生海洋動物生存不是嗎連惠市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人都為了照看綠海龜和龜蛋過來了,可見大家都十分重視。”
他未曾發覺,自己介紹行舟島時,一種認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因為他目睹了島嶼環境的改善,也見證了海鳥種類從單一性到多樣性的變化。
就像追星,在藝人寂寂無名之時就關注對方,然后一路見證他她的成長和成名,這種心情不言而喻。
也不知沈主編有沒有聽出他語氣中的驕傲,沈主編微微頷首,說“剛才過來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寶仁港碼頭那一帶能聞到一股死魚和汽油混雜的工業味道,但是船開到了一半,這味道就淡了,接近行舟島后,這些味道更是消失得一干二凈,說明這兒的水質非常不錯,環境也好。”
鐘震哈哈一笑,說道“你完全不必靠推測,去看一眼就知道了,這兒美得出乎你的意料。不過給你個小提醒,這兒的海鳥它不喜歡煙味,抽煙后,它們都不會靠近你。”
“難怪你們都不抽煙”沈主編掐滅了香煙,又往嘴里塞了兩顆口香糖散味。
他到底沒忘記自己還有本職工作,跟鐘震約好改日吃飯后,就先去忙了。
窩在便利店一邊吹風扇一邊看旅游攻略的李瑤林,還沒等到來采訪的沈主編,倒是先等來了沈思麗。
沈思麗往便利店門口探了探腦袋,看見李瑤林,頓時雀躍地說“店長,你果然在這兒”
李瑤林放下攻略,粲然回應“是舍長呀”
沈思麗身后走進來一位戴著墨鏡的中年女性,她看了看李瑤林,又看看沈思麗,問“你們是同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