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林忽然生出了個主意“要不還是正兒八經地給它們起一條名字吧我看可以向網友們征集名字。”
在網上征集名字,提高行舟島的知名度的機會不就來了
李瑤林甚至想得更加遙遠“等它們全部孵化,我們這兒就有數百只海龜,它們都留在這邊生活的話,豈不是能看到一整個沙灘都是海龜的盛況”
龍峰和同事對視一眼,覺得島主天真得可愛。
他們說“在沒有人為干涉的情況下,稚龜的存活率是千分之一。本來自然條件下海龜蛋孵化率就只有六成左右,而孵化出來的稚龜會因各種原因死亡,所以最后活到成年的只有一只。”
李瑤林瞪大了眼“存活率這么低”
“是呀,所以我們保護區的繁育工作就是盡可能地提高它們的存活率。”
“那在人為繁育的情況下,小海龜的存活率一般是多少”
“經過我們保護區人工繁育的小海龜,成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四,至于有多少能活到性成熟嘛,還有待考察,畢竟很多海龜都要二三十年才算性成熟,我們保護區也才成立三十余載,缺乏詳實的數據。”
說到這個,龍峰心里還是挺自豪的。他的話也變多了,結果就是李瑤林又上了一堂科普課。
閑聊間,他們的數據記錄完了,也給這兩只剛產完卵的棱皮龜做了標記。剛放開它們,它們便迫不及待地往海邊爬,沒爬多久就被海浪帶著跑了。
龍峰他們沒法確定棱皮龜是否離開了這片海域,李瑤林卻堅信它們會跟之前的三只綠海龜一樣選擇留在這邊生活。
它們的出生地或許在千里之外,但既然它們舍棄了出生地來這兒產卵,說明它們是十分認可行舟島的。
野生棱皮龜的出現使得行舟島在油市掀起了更高的熱度,李瑤林趁機跟文旅部門合作在網上發起給五只海龜征集名字的活動,立馬得到了油市市民的積極響應。
由于行舟島的官博沒人氣,而官網又頗為冷清,所以發起征集名字這活動的工作就落到了官媒頭上,不僅官博、公眾號發了圖文,地方報紙也報道了這則新聞。
平時評論區十分冷清的官博底下短短一天時間就冒出了數百條留言,足可見油市市民對此事的熱情。
除了關注度和討論度提高,成立保護區的進程也提速了。
漁業部門的領導主動給李瑤林打電話,說她想在行舟島成立保護區的事成了一半,領導提議先成立市級的保護區,因為這個級別的保護區申辦手續沒有省級、國家級那么復雜麻煩,只要保護站那邊同意了,市級領導也同意,就算成了。將來通過了省里的審查,自然就可以升為省級保護區了。
李瑤林沒道理不答應。
這波官方宣傳,讓行舟島的登島人數在短時間內暴漲,八月的第一個周六,游客總人數就達到了六百多人。得虧周六日加開了航班,不然靠那固定的航班,還真沒法運載這么多游客登島。
借著這波人氣,李瑤林開始為潛水項目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