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以為是面鏡有問題,結果拿相機一拍,拍出來的效果也是一樣的,證明這些景象都是真實的,而非他們的幻覺。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光哪兒來的
他們抬頭仰望,透過大海照射進來的光似乎跟他們在別處看到的光線一樣,只不過因為水質清晰,所以顯得比較亮罷了,但這種光線完全沒法在海底產生這樣的效果。
周瑩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顆石子,發現光芒立刻散去,它就只是一顆普通的石子。她將石子放回原位后,又立刻出現霞光艷彩。
后來不僅是這里的物體,就連他們的身上都隱約披了件薄如蟬翼的彩衣。
他們浮上來,摘掉面鏡和氣瓶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太神奇了”
李瑤林看向他們“怎么了”
周瑩瑩將他們在海底拍到的景象發給李瑤林,七嘴八舌地討論“海里為什么會發光夜晚看見這些光的話還可以說是海螢,但現在是大白天。”
“海螢的出現往往代表海里有很多浮游生物凝聚,海水能見度很低,可我們剛才看到的水質并沒有渾濁的感覺。”
“還有,海螢只會發出冷光,看起來像藍色的,我們看見的光五顏六色,十分豐富多彩,聞所未聞。”
李瑤林立馬就聯想到她開發潛水基地之舉上面去,這應該是系統附帶的項目效果,跟海釣場開發后,海釣場的魚獲也發生了變化一樣。
難怪開發這個項目要花五十八萬元。
李瑤林淡定地說“這大概是海里不知名的浮游生物發出來的光吧大海這么神秘莫測,而我們的知識都是有限的,又恰好觸及我們的知識盲區,我們才暫時無法理解。”
周瑩瑩等人不知道為什么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便不再糾結這事。
到第三個潛水點后,周瑩瑩他們看到的畫面又不一樣了。這里的魚群比另外兩個潛水點多,且多為可食用的魚,密密麻麻,行動整齊,上演了一場“魚群風暴”,非常震撼。
另外,這邊的海底比較陡峭,有深海恐懼癥的人來這兒潛水絕對會昏厥,但它帶給周瑩瑩這群專業的教練的感覺卻不一樣,他們不畏懼它,反而有一種很溫馨安定的感覺,仿佛在這里,他們不必擔憂難以預料的危險發生,也不必擔心會溺水
回到游艇后,潛水長忍不住打聽“老板,咱們什么時候開業啊”
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想開門接客,啊不是,想帶游客體驗潛水的樂趣了。
李瑤林說“八月下旬吧,潛水中心還在裝修呢”
在潛水中心仍在建造期間,梁穎只用兩天時間就趕出了潛水中心的裝修設計圖,經過幾次修改,確認沒問題后,李瑤林就按照這個風格來裝修了。
潛水的設備在她訂購游艇時也一起買了,這會兒都在接待中心存放著。
潛水中心雖然還沒開業,但李瑤林在客船、渡輪和行舟島的入口處都放了廣告牌和冊子來宣傳潛水項目。
在這種見縫插針式的宣傳下,咨詢潛水項目的游客一下子多了起來。
李瑤林將之前挑選好的三個潛水點分別命名為“浮潛”“體驗潛”和“專業潛”,名字簡單粗暴,再次被小人魚吐槽起名能力堪憂。
最后在潛水教練們的建議下,分別改名“輕松浮潛”“浪漫體驗”及“休閑深潛”。
三種潛水項目各有各的特色,“輕松浮潛”自不必說,就在白色沙灘旁邊,沒有潛水經驗的游客都能玩。
“浪漫體驗”則是沒有證的游客可以進行的八米內的水肺潛水體驗活動項目,這里的東西都被繽紛的色彩和光芒所眷顧,可不就是浪漫
“休閑深潛”則需要在有潛水證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的專業級別潛水,日后考證服務時,也將會在這片區域進行。
后續還會開發更多的潛水點,前提是潛水市場的環境要好。
正當大家以為李瑤林要親自打理潛水中心時,她卻在外頭聘了店長回來負責打理潛水中心的日常事務,又招了兩位接待游客的員工。
還有,這里的賬跟行舟島的賬目也是分開算的,自然又招了一個會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