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對方確實是想擾亂我們的心態。除了保險,活動當天的設施設備也得檢查一遍,確保不會有什么疏漏。”李瑤林說。
她想了想,覺得就算是這樣,也還不是很穩妥,于是她又給潘隊長打了個電話,邀請他或者漁業部門的人作為嘉賓,出席這次的活動。
潘隊長笑說“李總的反應還真是迅速,你放心吧,剛才我特意查了一下,貴島的手續齊全完整,既然不是比賽,只是一次小小的活動,到時候配合我們部門檢查,沒問題的話是可以順利開辦的。”
李瑤林卻覺得還不夠,對方做初一,她不一定要做十五,只是如果就這么悄無聲息地把這次的活動辦了,豈不是讓對方以為她認慫了
對方想給行舟島下絆子,那她就把這次的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最好能提高行舟島在海釣類活動中的名氣,以后海釣俱樂部舉辦相關釣魚比賽時,別人都要拿這次的“金槍魚杯”活動與之作對比
李瑤林也給文旅部門的領導打了個電話,邀請對方出席這次的活動。不過文旅部門的領導還得去調研,沒有空,但是他問了一圈底下的調研員,最后有一位二級調研員主動請纓來當這次活動的嘉賓。
有官方的人當嘉賓后,李瑤林自然要安排媒體。
她跟電視臺、報社已經打過很多次交道了,對方得知行舟島這回又打算搞個大新聞,他們豈會錯過
該邀請的和通知的都已經安排到位,李瑤林交代了一下各部門經理、項目主管一些工作事項后,就換上了防曬服、戴上墨鏡,背上她的漁具和餌料出海釣魚。
這次的“金槍魚杯”,她要親自下場參加。
雖然行舟島剛開發那會兒她偶爾也會到釣臺那邊跟老黎他們學習海釣,但她還沒試過在船上海釣呢
既然決定了參加活動,那還是得在活動開始之前,多花兩天時間提前找找感覺。
李瑤林花了168元,跟一群釣手和普通的游客一起上了釣魚艇。
油市的相關政策規定,休閑船舶經營活動載客不得超過十二人,船老大和海釣安全員各一人,剩下最多只能載十個游客。
一般船釣項目都是滿十個人才出發的,但行舟島不管游客是否載滿,到了規定時間就準時出發,省得耽擱游客的時間。
好在對船釣感興趣的游客并不少,在出發前就滿載了。
釣魚艇從碼頭出發,得從特別保護區海域繞過半座島到達東岸去。
李瑤林在前往船釣點的路上,看到不遠處的海面浮起了兩只綠海龜的龜殼,從它們龜甲花紋能區分開來,分別是一一跟暖暖。
同乘的游客也看到了它們,略驚喜地喊“看,那是兩只海龜吧”
“真的哎,是哪兩只海龜啊”
李瑤林回答說“是一一跟暖暖。”
“怎么認出來的”游客好奇。
“一一的龜甲是棕色的,微微發綠,而背甲中間的花紋呈現放射狀。暖暖的背甲顏色則深一些。”
游客們投來欽佩的目光“看來你很了解它們呀”
李瑤林笑而不語。
她天天都能看見海龜們上岸曬太陽、透透氣,有時候還會去圍觀它們產卵,等它們產了卵,還會看它們的孩子出生、目送它們爬過沙灘沖向大海。跟它們相處的時間長了,當然了解了。
“那我們去海釣,會不會把它們釣上來啊”游客們擔憂。
“不會,我們釣魚的地方離保護區很遠,而且它們可聰明了,看到漁網和魚鉤,跑得比博爾特還快。”
她的說法把游客們逗樂了,大家也就不再操心海龜們的安危。
到了船釣點,李瑤林找好位置就下竿了,其余釣客的動作比她還快,只有一些游客需要海釣安全員的指導。
李瑤林的魚竿才下了三分鐘,就有魚咬鉤了,而且這魚特別兇猛,在海里拉力特別大,船老大過來幫李瑤林拉了一把,才成功地將它給收進了抄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