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這么不懂靈活變通燒了香找個地方一插,然后就跑,誰抓得住你”
“我可不想跟炳昌那樣被拉黑名單。”
“那在碼頭這邊用蘋果插幾炷香拜一拜”
船老大“嗯”了聲,又問“老彭他們最近還在跟海釣俱樂部一起搞事嗎”
“早沒了,不過這船釣生意賺得是真多,他們打算在碼頭那邊開家店,讓那些游客、釣魚佬可以包船出海釣魚,多的時候能掙大幾百,少的時候也有一兩百百一天吧”
船老大皺眉“他們還沒受夠教訓嗎”
“這次他們可沒有打著行舟島的招牌來坑人。只不過行舟島成立了一個俱樂部,下個月還要承辦省機關單位組織的什么釣魚比賽,很多參賽的釣魚佬都想來了解一下這邊的魚情,他們到處找船,老彭正好有船,沒道理放著生意不做的嘛”
船老大說“那釣魚比賽也是短期的賽事,比賽結束后呢開店不可能只開一個月吧”
“現在的人老愛釣魚了,要不是沒有辦這方面的證,我也入伙了。”
船老大也滿腹心事,這次回來后,他妻子就一直讓他去打聽有沒有哪片養殖區或灘涂準備轉讓的,比起出海捕魚,承包海灣來搞養殖更安全。
但養殖哪有這么簡單哦,要懂養殖技術,還得防著臺風天或赤潮,還得找銷路。
有人說在網上搞個直播,不怕沒銷量,但直播也得有人看才行,沒有公司包裝,普通漁民的直播壓根就沒人看。
而且只有搞批發才能多掙一點,在網上賣海鮮,一百個人來買,他就得出一百份運費,多虧啊
村里養生蠔的那家就是這種情況,搞直播投了幾萬,連個響聲都沒,一般人想幾斤、十幾斤地買,他們壓根就不愿意賣,都是五十斤、上百斤地批發,可又苦于不認識大排檔、大酒店的人。
他妻子也羨慕能開飯店的那批人,但人家的位置就在海邊,前面是開闊的空地能讓游客停車,背后是沙灘能欣賞風景,店面占地大,總的來說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他們的房子位置不好,前后左右都是把樓建得五六層高的鄰居,壓根就不合適開飯店。
所以除了老老實實出海捕魚,他真想不到別的賺錢路子了。
另一個漁民忽然來了興致,說“最近開車也是能賺不少的。阿松家的那小子,搞了輛二手的面包車,最近一直在碧灣站拉客,一車六個人,每個人三十塊,一個來回就是360,一天能拉五六個來回,你們算算賺了多少”
“都是去行舟島的游客”船老大問。
“嗯吶,除了行舟島,也有一部分去嶼海公園的,但還是去行舟島的比較多。這一天進出島的人數三千多,碼頭那邊的酒店、飯館的生意別提多好了他媽的連菜販子都賺到了錢,就因為那群人愛去島上燒烤。”漁民說到激動處,突然爆粗口。
由于行舟島太熱門了,很多商販沒法登島擺攤后都選擇在碼頭那邊擺攤,以至于常常造成擁堵。最近城管都特別關注這邊,隔三差五就要來一趟,但不妨礙周邊的酒店餐館沾光,把生意搞得紅紅火火的。
船老大忽然回過味來了,他說“聽你們這么一說,跟行舟島有關的都掙錢了”
“那可不這行舟島太邪門了,現在都開始降溫了,可那里還跟夏天一樣,我們在這兒穿長袖,島上穿著褲衩下海玩都不怕著涼。”
船老大突然往漁民的腦袋拍了一巴掌“什么邪門那是海神保佑”
漁民反應過來,沒敢再說行舟島的壞話,這不,他這個好哥們經過這一遭,都“路轉粉”了。
船老大訓完人后,心底卻開始琢磨是不是也要把握住機會,攀上行舟島這顆正在茁壯成長的大樹
李瑤林最近發現,周圍漁村的漁民好像都沒有再找事了,他們安分得有些讓人不習慣。
小人魚“咋啦,別人一天不找事,島主就不自在了島主是抖”
“哇,你連字母圈都知道,好意思說你還小”李瑤林說,“真安分才好,就怕他們憋著壞準備來干一波大的,又或者是埋著什么雷,等我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