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來,治理污染、修復海洋生態環境的成本就得12775萬元,并且往后每年都得花這么多,如果污染問題更加嚴重,成本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家大型工廠使用廢氣和廢水處理污染設備得三百萬元,運行設備每年還得額外多一百萬支出。
本想這四百萬治污成本已經算高了,沒想到行舟島是真的壕,一年投入了一千兩百多萬元用于治理海洋污染
這還沒把島上的那些項目的“治污”成本算進去,全部算進去又不止這個數了。
大家這時候才知道李瑤林到底有多財大氣粗。
“我斥巨資治理海洋污染、修復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業、提高油市的濱海旅游品牌形象,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時候在行舟島附近建污染大的工廠,這不太合理吧”李瑤林說。
相關部門的領導面面相覷,今年油市治污的先進企業非行舟島莫屬了,作為治污典范,她的意見不能忽視。
最后不僅是李瑤林、文華集團,連附近的村民與樓盤的開發商都出來反對在附近建廠。
蓮頭港的另一邊就是寶仁灣,很多養殖戶,誰知道這個生產氫電池的產業園排出來的污水會不會導致他們的水產出現各種問題
而蓮頭港離幾大地產開發商的樓盤也就三四公里,只要樓盤位于下風口,那排放出來的廢氣就會影響住戶。
反對的意見很多,但這個產業規劃又是去年四月就完成的,油市絕不可能放棄該產業,所以只能讓能源集團另外擇址了。
浪漫海屋公司雖然阻斷了文華集團開發蓮頭港的進程,也嚇退了行舟島,他們認為行舟島沒有跟文華集團合作是體會到了被排擠的滋味,害怕和退縮了。但氫能源產業園沒能在蓮頭港落址還是十分令人遺憾的,因為沒有工廠入駐的話,架海隨時都能被別的旅游公司開發成景點跟他們的景區競爭。
很快,他們又收到了一個行舟島放出的消息。
“行舟島斥資兩千多萬修建海底酒店開什么玩笑,海底酒店是那么容易修建的嗎李瑤林只是想放出一個概念來圈錢吧”于帆氣急敗壞地說。
先放出風聲提高股價或者先造勢再動工基本是很多行業約定俗成的規則,比如浪漫海屋的集團公司在拍下那200畝地前兩年,就已經放出了風聲,啟動了動工儀式,實際上并沒有任何進展,直到去年年底才把地拍到手。
至今該項目仍未動工則是因資金還沒到位,所以他們擔心文華集團跟行舟島聯手開發架海,會搶在他們前面,屆時他們就又落后于人了,才會這么著急地要對付文華集團和行舟島。
正因業內都這樣,所以于帆也認為行舟島只是提出要建海底酒店,好籌備一些資金,更甚至是為了騙投資。
浪漫海屋的一個股東說“我看你是最近得意忘形了,只要留意官網就知道,審批手續都已經通過,并且掛公告已經好幾天,都快過公示期了”
于帆一懵,又說“就算公示也不代表會立馬動工吧”
對方呵呵一笑,說“一個項目從初期規劃到正式申請立項,前后得花多少時間和心血這個海底酒店項目肯定是很早以前就在規劃之中的了,而這些項目需要投入這么多資金,不可能還有閑錢去開發架海。我看李瑤林本來就沒打算跟文華集團開發架海,是你們反應太大了。”
眾人無言以對,這么聽來,確實是他們的問題。
浪漫海屋老總突然說“不對,就算她本就沒打算把手伸到海岸這邊來,可行舟島搶走了游客是事實吧等海底酒店建成,只會有更多游客涌向行舟島,到時候,我們還拿什么來跟它爭”
那股東說“話不是這么說的,行舟島開發之前,不管是我們還是嶼海公園,客源主要來自于市區和碧灣區。是行舟島促進了外地和外省的游客赴油市旅游的,也因行舟島,我們的口碑雖然是差了點,卻也多了不少外地游客”
有人懟這位股東“你怎么老向著行舟島你這么看好行舟島,怎么不去投資行舟島”
這位股東說“我也想,可惜行舟島不需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