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算什么大廠吧,但廠址在行舟島文創產業園,環境倒是挺好的。”
“臥槽,你們村的廠子還缺實習的嗎”
張祺想了想,說“這我不清楚,不過我們老家那邊的就業崗位挺多的。”
“不會是那種底薪兩千加提成的服務員、銷售員的工作吧”張祺的同學記得她以前埋怨過老家那邊專業對口的崗位少。
張祺說“那都是過去式的了,自從行舟島火起來后,我們老家那邊的發展就跟坐了火箭一樣,現在到處缺人”
這次她回家過春節,發現老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是源于行舟島的崛起。
面對日益增多的外地、海外游客,油市政府相繼制定和推出了眾多加快濱海旅游經濟圈建設的計劃。
首先是市容管理,規范廣告張貼和垃圾排放的行為標準,清除墻上的“牛皮癬”,哪怕是鄉村,也必須要有垃圾分類用的垃圾桶。
環衛公司招聘的環衛工激增,城鄉規劃、環境設計行業的行情也慢慢變好,設計師們突然變得吃香起來。
其次是交通管理,碧灣區那些無牌無證的摩托車、黑面包車也都被交警給盯上了,間接促使碧灣區這個小縣區去駕校報名考d、e牌牌照的人數增加。
附近工廠、碼頭和運輸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大貨車也被重點關注,超載、超速等危險駕駛的行為都被整治,交警盤查的頻率都比以前高了許多。
最后是涉及食品安全的店鋪、地攤都被整治了,賣食品可以,食品來源得有合格合法的證明;擺地攤也可以,但得得接受衛生和食品安全檢查。
除了市里的政策,省里和國家也予以了關照鐵路局調整了高鐵動車組的運行計劃,停靠在碧灣高鐵站的車次增多了;各大航空公司也增加了到鄰市吳市的航班;從吳市、陽市及油市那些偏遠縣級市出發到碧灣區客運站的客車也有所增加。
在這一系列政策之下,碧灣高鐵站周圍的設施也在加速完善,一些房地產商甚至盯上了這兒,準備打造高鐵商業圈。
往返于行舟島與客運站、高鐵站、機場的網約車、出租車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游客出行可選擇的交通方式更加豐富。
這些變化間接促使各單位、企業的就業崗位增多,而且工資待遇也有了提高,使得很多以前不愿意留在油市工作的年輕人都產生了回鄉發展的念頭。
不僅如此,行舟島還吸引了許多珠三角地區的人才往油市這個小地方跑。
因為海洋特別保護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保護區,管理站從各方面都提了等級和待遇,需要的人手也有所增加。
再加上文創產業園的文化展示區相繼完工,亟需一批文化水平高、專業對口的人才,所以珠三角地區就有大量的人才奔著這些崗位來了。
行舟島接下來還得開發架海,需要大量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各大高校的管理學院都主動找上行舟島,想為自己院校的學生多爭取一些就業崗位。
張祺對自己的同學說“你們如果想去行舟島應聘的話就得把握住機會了,等行舟島成為全國數一數二的熱門景區后,只怕一個售票崗都有一堆碩士去爭搶。”
她這話可不是危言聳聽,看行舟島的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站就知道了,管理站招三名合同制的巡護員,結果報名的人里,本科學位的有八十八人,碩士學位的有十五人僅是巡護員,競爭就如此激烈,更別提那些級別更高、待遇更好的事業編崗位。
行舟島的崗位雖然不是事業編,但一些關鍵的崗位,也出現了幾十個本科生與十幾個碩士競爭的情況。
她的同學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