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著好不容易能想到一個項目來開發,卻礙于資金緊缺而無期限擱置,這怎么想都有些令人遺憾。
李瑤林不太甘心地琢磨著a上的地圖,突然,她看到了行舟島與蓮頭港之間的礁島。
這個礁島的面積為6公頃,即6萬平方米,從平面上來看,像一只正翹著尾巴走貓步的大貓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它的地勢比較平坦,且它的位置很合適作為海上纜車的中轉站。
礁島上已經建有保護區的觀測站點,不過還是有大片區域可以利用的,屆時也能以島上的觀測站點為看點,吸引游客過去游覽。
礁島距離行舟島為2海里,即3704米;距離蓮頭港則為15海里,即2778米,所以如果暫時先建一截海上纜車,那么需要投入的資金就會少很多。
算好賬后,李瑤林決定,先攢他一個億吧
雖然還沒有錢,但并不妨礙李瑤林跟保護區管理站商量在礁島上建纜車索道站房的事。
事情還沒商定,就有人無意中把消息透露了出去。
對此,網上的輿論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國內的海上纜車又要增加了,而且未來或許能建成世界最長的海上索道;憂的是這海上纜車對環境的破壞是什么程度它穿過保護區海域是否會對這兒的海洋生物、過往船只造成影響它又是否能抗住14級臺風的侵襲
當然,期待的聲音還是占多數的,還有行舟島游客的哀嚎為什么不能在文創產業園那兒修建海上纜車他們不想跑到蓮頭港去呀
李瑤林“”
你們不想去蓮頭港跟我有什么關系呢
而且對于如何加強文創產業園與行舟島之間的聯動性,她另有計劃。
聽到這個消息的投資商們紛紛松了口氣。當他們得知行舟島拿下了架海后,就想著也在旁邊投資建酒店、別墅、民宿等。奈何行舟島遲遲沒有動作,甚至連個開發的安排都沒有,他們著實有些擔心會不會在兩年后被官方給收了回去。
雖說現在只傳出開發一個海上纜車的項目,也未確定是要建“行舟島段”,還是“架海段”,但這個項目將會為跟著投資開發架海一帶的投資商們打一劑強心針,他們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也會上漲
“2023年第一季度總營業額31億元,其中門票收益700萬元不含船票、文創產品銷售額5103萬元、海神牌漁具餌料銷售額1839萬元、生態走廊1224萬元、海底酒店1080萬元、假日酒店8130萬元、海鮮自助餐廳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長”
辦公室里,李瑤林聽著小管家的財務報表分析匯報。
之所以是聽小管家的,那是因為現在才四月初,除了小管家,沒有人可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對一個季度的財務狀況等作出百分百準確的審計與反饋。
“去年國慶之后,營業額才達到3億,沒想到今年才第一個季度營業額就突破了3億,可真不容易。”李瑤林感慨。
她當然知道這是為什么。
首先是文創產業園的各區塊逐漸完工并開始運營,比如生產區建了兩個文創產品生產車間后,生產線就擴張了許多,還有商業街門店陸續開張,結合“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銷量一下子就上來了。
其次是海底酒店、海洋生態走廊的運營,海鮮自助餐廳升價,及海上游樂設施增加、海上娛樂項目逐漸豐富,游客消費的機會變多了,營業額自然大幅度上漲。
還有,經過一年多的增殖養殖,行舟島綠色增殖區的水產終于開始大量外售供應,這部分收益也很可觀。
最后是入駐產業園的公司、商家及投放廣告的廣告商逐漸多了起來,這部分收益雖然只占了總營業額的12,但相信,隨著產業園的運營模式越來越成熟,定然會有更多公司和商家入駐,屆時租金等收益也會逐漸上漲的
31億元營業額抹去各種成本,實際到手的純收益是13億元。
產業園的后續工程建造與運營等還得再花一兩億,而架海的海上纜車項目也在等著。
李瑤林思忖一番,決定投一個億把產業園的部分項目給建完,剩下的3千萬留著以備不時之需,至于賬戶里的那幾千萬開發資金依舊攢著,到時候給建海上纜車。
又花出去一個億,李瑤林感覺心都被挖空了,正想著是不是要答應傅導下海拍戲,給自己留點零花錢,露天劇場的經理就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