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頭鯨們最終還是選擇在行舟島定居度過繁殖期,但它們對虎鯨的不信任是刻在骨子里的,因而在產崽之前,它們都會跟對方保持距離。
虎鯨們也被座頭鯨們打過臉,所以都叮囑自家的幼崽離它們遠一些。
雙方就和平共處這一原則達成了一致的認可。
這段虎鯨跟座頭鯨談判的視頻被傳到了外網上,讓全世界諸多研究這方面工作多年的海洋生物學家們抓破了頭,最讓他們無法理解的是座頭鯨們為什么會在這個季節出現在行舟島的海域。
盡管李瑤林已經知曉了答案,但她沒有說出來,畢竟她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就算說實話,也無人能理解。
不僅是海洋生物學家們會為座頭鯨的行為感到費解,連世界各地的網友都表示麻了,他們看了這么多年的紀錄片敢情都是白看了
中國的海洋生物學家卻十分高興,因為總算是有活的野生座頭鯨供他們研究了
不過他們也不是想來研究就能來的,首先行舟島的海域有船釣、帆船帆板、游艇等水上娛樂項目,除了執法支隊的船之外,就連漁船都不能輕易靠近,就更別提這些未經過允許擅自進入該海域研究的考察船了。
而要想開展研究,除了要獲得油市相關部門的許可之外,還得跟管理站交涉,以獲得行舟島的支持。
座頭鯨的出現掀起了“觀鯨熱”,很多游客都希望能近距離觀看座頭鯨也不是沒人想近距離觀看虎鯨,奈何虎鯨的游泳速度很快,而且常常追蹤不到它們的身影,觀鯨效果不佳。
因此座頭鯨的出現讓一些人看到了商機,干脆把私人釣船改成了觀鯨船,一人收200元,載二十多人,收益就遠超出海釣魚的費用了。更何況鯨魚出沒的海域離岸邊近,還能節省不少燃料,賺得比船釣多
至于行舟島是否允許,壓根就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要是真把行舟島當一回事,他們還如何賺錢
李瑤林早就防著他們搞這些小動作,所以讓座頭鯨們認準了行舟島的船,活動的時候要是發現了不認識的船,能躲開就躲開。
很快,這些私人釣船就發現,明明前一秒座頭鯨都還在海面翻滾玩耍,等他們的船只靠近,它們早就下潛到水下百米左右的深度,再次出現時,已經在一海里之外的海域了。
私人釣船的船老大們“”
就很氣
如果說,座頭鯨對誰都這樣,他們也不會這么生氣,偏偏行舟島的游艇和釣船出現時,它們還是會在附近活動的。甚至李瑤林乘坐游艇出來的時候,它們會在旁邊翻滾跳躍,直到李瑤林讓管理站工作人員騰出手來幫它們清理身上的藤壺和鯨虱。
虎鯨就沒有被藤壺、鯨虱寄生的煩惱,因為它們的游泳速度快,寄生物還沒抓穩,就被水流給沖走了,虎鯨之間還會相互“擦背”清潔,所以寄生物都是挑軟柿子來捏座頭鯨、灰鯨等游速很慢的鯨類往往都是它們寄生的對象。
清理藤壺的時候,李瑤林往往會躲得遠遠的,因為她看到座頭鯨身上密密麻麻的藤壺和鯨虱就會頭皮發麻這些寄生物估計是她唯一希望能在行舟島的海域消失的海洋生物了。
李瑤林甚至還跟小人魚嘀咕“還好我沒看到行舟島有這些東西,不然我肯定立馬轉手賣了行舟島。”
小人魚“島主你這是物種歧視”
“隨你怎么說,島上海里的設備這么多,就說海洋生態走廊和海底酒店吧,要是藤壺附著在玻璃上,光是清理它們都得耗費我不少資金啊”
小人魚“某種意義上,這算是島主的弱點了吧”
島主竟然會害怕藤壺這些寄生物
知道通過非法觀鯨船無法達到近距離觀看鯨魚的效果之后,很多游客就打消了找私人釣船出海觀鯨的念頭,從而重新把目光放在海洋生態走廊和租用行舟島的游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