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也可以發展養殖業的“海洋牧場”。
李瑤林給兩座島重新命名,羅仔島更名“領航島”,小羅仔島更名為“明燈島”,因為它們的方位就像是領航員提著一盞明燈在指引行舟島破浪前行。
她在兩座島之間規劃了一條長820米、寬4米、高8米的玻璃棧道,又在明燈島的高處規劃了個海上纜車站房,屆時將會新修建一條從架海到明燈島的纜車索道。
然后她再在領航島地勢最平緩開闊的“脖子”位置規劃一個全島唯一的介于熱帶與亞熱帶之間的海島風情度假村。
當然,這些耗資巨大的項目要放到后面動工,現在要做的是先把島上的基礎設施給鋪設好了。
明燈島上有一座信號塔,覆蓋范圍好幾公里,正好能將領航島給覆蓋進來,所以并不需要另外建信號塔,但是這邊沒有儲存淡水的庫,所以李瑤林在領航島挖個水窖,再購買“淡水提取系統”綁定,這樣就有源源不絕的淡水可用了。
解決了信號和淡水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在島上修路。
這里的岸線并不長,走路一個小時都能走完,因此李瑤林并不打算在這里投放觀光車、巡邏車,修的路也不用太寬,3米左右就足夠了。
公共廁所先分別建一座,畢竟還沒開始對外運營,不需要建那么多浪費資源。
至于到時候要怎么登島自然是開通蓮頭港到明燈島的航線,海底隧道什么的,她已經沒有這么多錢再建一條了
跨海大橋的造價倒是沒有海底隧道高,但25海里的跨海大橋至少也要17億,對她來說,仍不如渡輪劃算。
她提前把要規劃的一些項目公示了,網友們光是看到那條800多米長的玻璃棧道,就已經開始期待它正式運營的那一天了。
網友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這兩座島要不要收門票啊門票多少錢”
文旅部門給出的價格指導其實是60元每人,畢竟行舟島的門票才收20元,實在是太低了。
可李瑤林卻說“門票就不收了,但登島需要提前預約排隊,并且屆時將會跟海上纜車實行聯動,即需要先預約海上纜車,或者船票,才能通過這兩種方式登島。”
以海上纜車的運行速度和運載量,一個小時大約能輸送200人進島,一天9小時,就是1800人。一艘渡海小輪能載客150人,單程一天15趟,即可以送2250人登島,加起來也才四千余人。
眾多領導和企業家“”
說島主不會做生意吧,她又能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里,讓行舟島成為油市最熱門、營收最高的景區,并且據財經專家預測,在這個增長趨勢之下,行舟島2024年能創造至少30億旅游營收,并且帶動周圍的經濟提升至少17。
但你要說她會做生意吧,在很多項目上,她又不予收費,而且還限制人數,一副有錢都不想賺的模樣。
得虧她沒有合作伙伴,不然非得把人給逼急了跟她打架。
實際上李瑤林怎么會做虧本買賣呢雖然沒設門票,但海上纜車跟船票可以適當調價,把門票部分收益給算進去。
而且,免費才會讓更多游客過來這邊玩,屆時門票和吃住、游玩等項目的營收相比,就只能算個零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