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頭港與兩座新島嶼之間的航班還未開通,李瑤林只能乘坐游艇來到領航島。
這里還沒有修建正規的碼頭,只有一個木頭搭建的木橋作為臨時碼頭,在海島的頸部,離將要建海島風情度假村的區域不遠。
島上的路已經修好了。它是沿著岸線修的,遠遠看去像劃了條腰際線,但這并不影響它的美觀,反而因為合理的設計,而讓這座無人荒島多了一絲經雕琢后的精致優雅。
路的外側都修了路燈和景觀燈,圍欄和安全告示也都安裝到位,島上還有兩個涼亭,目前只有一處建了公共廁所。
繞了一圈又回到島的頸部,對于要建造什么規模的度假村,她也有了想法。
她打算根據現在最流行的酒店房型修建三種度假屋,一種是帶獨立花園、泳池的大別墅,一種是家庭居住的小別墅,還有一種情侶或同伴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的小房屋。
由于這兩座海島的開發定位跟行舟島不同,主打項目也不是游樂項目,預想中會選擇留下來過夜的游客比較少,所以這里的經營模式主要是打造以度假村為中心的海島休閑度假主題模式。
這種方向下,企業團建、家庭出游的游客會比較多。
考慮到度假村的檔次定位也比較高,李瑤林便摒棄了建造木屋的想法,讓梁穎按“20棟大別墅30間家庭別墅50間雙人房”的數量來設計方案。
既然是度假村,配套設施也得跟上,必須規劃露天燒烤場、醫務室、游客服務中心以及餐廳便利店等。
雖然主打的項目不是娛樂類,但也不能一點娛樂項目也沒有,她之前布局規劃的玻璃棧道可以成為吸引游客過來玩的特色項目之一。
玻璃棧道的造價為480萬元,與纜車、海底隧道相比,簡直太便宜了
當然,在建造這些項目之前,還是得先把碼頭修建起來。
還好她讓小管家給她留了周轉的資金,不多,但也有幾千萬,修建碼頭綽綽有余了。
規劃完這些,她又順手將這兩座島嶼附帶的海域給圈了起來,規劃為禁漁區。
行舟島那邊的禁漁區因親和系數達到了50點,所以跟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合并升級為特別保護區了。
升級后的保護區不再需要運營成本盡管之前的運營成本也不是很高。
李瑤林在發現“親和系數”這個數值時就曾問過小人魚它的作用,小人魚說它到達一定的數值后,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珍稀動物過來久居。
之后的事果然印證了它的話,綠海龜是最早在行舟島定居產卵的珍稀動物,后來各種品種的海龜、儒艮、中華白海豚、鯨鯊紛紛遷來定居,甚至遠洋型虎鯨群也因為只在行舟島海域活動而一度被人認為是居留鯨。
親和系數超過50點的時候,座頭鯨的雌鯨產崽后就帶著幼崽留在了這邊,就算不去高緯度海域,這邊也有很多食物可以讓它們填飽肚子,也不用擔心幼崽會在前往高緯度海域的路上被襲擊。
但雄鯨仍舊遵從它們原有的習性跑去高緯度海域捕食,因為它們擔心自己的食量會使得雌鯨和幼崽的食物減少。
這一奇特的現象讓很多海洋學家百思不得其解,還以為自己研究了大半輩子都研究了個寂寞,直到他們追蹤別的座頭鯨才發現,他們的研究沒問題,是行舟島這兒的座頭鯨太過特殊罷了。
除了不需要運營成本之外,特別保護區跟禁漁區似乎并無多大的不同,禁漁期違規捕撈的漁民在這些區域依舊一無所獲。
不過仔細留意的話還是有不同的,禁漁區無法禁止漁船的侵入,但是升級為特別保護區后,有些偷獵者打算進入該區域捕捉這兒的珍稀海洋動物時,它們會發現海面上有霧氣彌漫,能為千里之外的迷航船只指引方向的燈塔此時卻是沒有了一點光亮,霧氣會濃厚得它們的手電筒都穿不透。
等他們轉悠半天,終于離開迷霧的時候,會發現船只早就飄到了十幾海里之外,不遠處則是漁政的執法船。仿佛一雙無形的大手將船只給推到了執法船的面前,讓執法人員將他們給逮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