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蓁補充“那就需要再修第二道防線了。”
“沒錯,是該這樣,這樣防洪效果更好,公主果然大才。”陳冬興奮的起身在原地轉了兩圈,冷靜之后,又可惜的說道“只是這樣的話,花費就更多了。”
他原本的那套方法都推銷不出去,更別說現在這套辦法。
搞基礎建設本來就費錢,姜蓁對此心里有數,說道“我封地小,沒多少人,精鹽的生意也才剛開始,沒多少錢。我把你舉薦給我父王,你若是能說服他,應該能當個都水長。”
陳冬深吸一口氣,對姜蓁鄭重的深鞠一躬,“多謝公主給我這個機會。”
水利設施對老百姓的重要性肉眼可見,姜王又以仁德著稱,姜蓁覺得這件事情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別人給姜王推薦官員,可能還比較鄭重,姜蓁就沒那個必要了,直接把陳冬帶上馬車,轉頭回宮就行。
不好帶著陳冬去后宮亂竄,姜蓁就帶著他直接等在殿外,姜王和別的臣子議事完畢,她就直接把陳冬推了出去。
“阿蓁你這是把你的門客帶給父王來掌掌眼”畢竟是來投靠姜蓁的第一個門客,姜蓁珍重些,姜王也能理解。
“不是,我想把陳冬舉薦給您,他對水利方面很有研究,這是他之前寫的治河經,您先看看”
姜王有些哭笑不得,要不是姜蓁曾經有過名師,他都要忍不住呵斥姜蓁胡鬧了。
舉薦自家有才的門客做官,也不是不可以,但姜蓁不過才收攬一個門客,就巴巴的把人送到跟前來了,難免會讓人覺得她沒見到過什么真正的千里馬,見到一個就驚為天人。
可姜蓁舉薦來的人,姜王又不能一點不給面子,索性就當面考校起了陳冬。
問了幾個問題,姜王心里就忍不住咦了一聲。
姜國深受水患其擾,糧食產量一直不高,姜王對治水自然也有一定的了解,發現自己難不住陳冬,也不勉強,直接對身后的仆從招手,讓他去宮外找人來,專業的問題,自然需要專業的人來考校。
知道陳冬會在姜王這里得到很好的照顧,姜蓁說道“制鹽作坊里現在都還亂糟糟的,我就先走了。”
說完,姜蓁就非常快速的跑了,剛招攬了一個門客,轉頭還是個光桿司令,作坊的事情,還得自己盯著。
作坊現在是不愁訂單的,只擔心產量,大概的框架姜蓁已經定下了,但還是需要看大家的執行效率。
作坊內,周胖領著一群護衛維持秩序,商鋪通往內部的各個小門也都被仆從把守,還有七八個人正在被周胖熱情招待。
“怎么回事昨天接的單子已經很多,夠作坊忙很長一段時間了,不是跟你們說過,暫時先不接受預定了嗎”姜蓁問道。
周胖向姜蓁眨了眨眼,趕緊解釋“這幾位先生都是來找公主您自薦的門客。你一早就帶著陳冬先生回宮里,他們在公主府等不到人,只能來這兒了。”
“原來是這樣。”姜蓁打量了幾眼這幾位來應聘的門客,充滿期待的問道“不知諸位先生有什么特別的長處。”
“在下擅占星。”“在下乃墨家弟子,擅機關術。”“在下農家弟子。”
前面幾位文士非常客氣有禮的自我介紹了一番,輪到最后一位的時候,他報完名字,就挺直胸膛,說道“我什么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