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我想帶人去藍河縣看看,我想徹底清查藍河縣的鹽井。”
“你不是把陳冬派去了嗎你去做什么”姜王安撫道“鹽井的事,你也沒必要查得那么細,只要縣里每年能把稅上來就行。況且你現在還有制鹽作坊,并不缺那點錢,何必去給自己惹麻煩。”
“可御史丞之前說的也有道理,我受了藍河縣百姓的供養,我也要為他們打算。我去把縣內的鹽務好好理一理,掙到的錢,我就讓陳冬拿去修水渠,造福百姓。”
姜王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御史丞那就是隨口一說。他哪個月不找理由批評我幾頓,我還不習慣呢。你是公主,現在又有了點名氣,下月他估計還會找理由彈劾你。他說什么,你就改什么,那你的日子怕是不用過了。”
“不行。我就想去藍河縣,我要讓藍河縣的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亮瞎御史丞的眼。”姜蓁倔強的說道。
找到了一個非去藍河縣不可的理由,姜蓁就一直和姜王磨,磨了大半天,最后才讓姜王同意她帶著兩百護衛離開。
和姜王安排的護衛相比,她府上的那幾十個新訓練的奴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暫時還不能讓她的出行有安全感,否則她也不會非賴著要姜王同意,自己先斬后奏也是一樣的。
陳冬之前打著姜蓁的名號,已經先去藍河縣了,調查以前中途放棄開鑿的鹽井后,找到了兩處火井,現在已經安排人在深鑿了。
可天然氣這玩意兒,易燃易爆,一不小心就會帶走幾條人命,要是把陳冬的小命也交代在這里,那她就虧大了,她還指望陳冬以后給她治水呢。
因為惦記著火井的事,姜蓁在路上一點沒磨蹭,整個隊伍只花了一天的時候,傍晚就到達了藍河縣內。
面對姜蓁的突然到來,縣尉幾人誠惶誠恐,就趕緊帶人前來拜見。
他們是姜國朝廷封的官,但姜蓁想要換自己人的話,也不是不行,可姜蓁是公主,一看就知道會住在都邑,這群人之前是一點危機感也沒有的,現在姜蓁人來了,一個個的才急著臨時抱佛腳。
藍河縣這兩年幾經易主,官員也是被換過的,都表現得無功無過。
但好歹是替自己管理藍河縣的官員,姜蓁也給面子見了人。
等這些官員回去,第二天又有本地的一群豪商送禮上門。
姜蓁向跟著她的小吏問道“之前在陳黑那里買了鹽的呂家、齊家、宋家,都來了嗎”
“是,都在外面候著呢,您要見一見嗎”小吏心里琢磨著,姜蓁特地提起這三家是什么意思。陳黑就是因為這事沒辦好,回到都邑就遭到了厭棄,這三家是不是也一樣,被姜蓁給記住了名字,提前討厭上了
姜蓁搖搖頭,“我今天不見客,有事要忙。讓他們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