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姜王虛點了一下姜蓁的額頭,忍不住有些驕傲的夸獎道“你在藍河縣做得很好,連都邑的百姓都用上了你的石磨,傳頌你白鹽公主的美名呢。”
姜蓁的名氣變大,綽號也增多了,連帶著她弄出的石磨,也多了藍河磨和公主磨的別稱。
她回王宮的路上,除了白鹽公主,她隱約還聽人提到了饅頭公主,讓她忍不住心塞了幾秒。
饅頭、豆腐、水泥什么的都稍遜一籌,精鹽和石磨才是姜蓁刷名望的利器,一個主攻上層貴族,一個征服底層百姓。
現在姜王的那群兄弟子侄,沒有一個的名望能抵得過姜蓁,以諸國商隊的速度,姜蓁孝順聰慧的美名,估計已經傳到別國去了。
在這個時代,士族想往上爬,名望是最重要的東西,住在都邑的那幾個公孫和公子,都在努力維持人設,塑造口碑。
但他們努力多年的結果,還比不上姜蓁這一個月刷出來的名望。
名聲和口碑傳出去了,就算哪天她身份露餡,也能不靠公主的權勢,重新爬起來。更別說認親的時候,她是失憶的,羽才是主謀。
她在藍河縣,特意把呂家的人收拾了,但對于住在宮里的羽,她卻是一直猶豫著要不要動手。
羽和呂家,是不一樣的存在。
羽救了暈倒的她,還給她帶來了一個高貴的新身份。雖然羽曾經有過弄死她的想法,但人家終究沒有動手,而自己卻是因為羽,拿到了許多好處。
不止是姜蓁糾結,連直播間的人,也分成了兩派,一派希望姜蓁斬草除根,一派覺得可以放任羽不管,反正大家是一根藤上的螞蚱,羽不敢亂說什么。姜蓁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小女孩,不應該教她心狠手辣那一套。
而且羽住在王宮,動手也不方便,萬一查到姜蓁身上,那姜蓁就直接露餡。
正是因為有諸多顧慮,姜蓁才繼續和羽維持著單薄的母女情,看望完生病的姜王之后,姜蓁就回了寢殿,給羽送了點藍河縣的特產。
一個多月沒見,羽的裝扮也變得更加華貴,頭上那兩支金釵,直晃人眼。
“這釵好看吧,王后送我的。”羽在姜蓁面前轉了一圈炫耀著,說道“最近王后經常召我去她寢宮陪她說話,送了我不少東西。”
以前羽是沒有這個待遇的,還是姜蓁名望漸高之后,王后才開始對羽另眼相待。
拿了別人的好處,羽就開始在姜蓁耳邊念叨“前幾天我在王后宮里剛好碰見公孫韜了,他給王后送了幾匹錦,和我不過是閑聊了幾句,第二天他就派人給你弟弟送了一箱小玩意兒,怪不得宮外人人都夸他。”
羽的小兒子大病剛愈,又覺得姜蓁這個姐姐不太熟悉,平時都不往姜蓁跟前湊,基本沒什么存在感。
但外人都覺得姜蓁和羽母子感情好,送禮也不忘羽的兒子。
聽著羽說公孫韜的好話,姜蓁問道“王后是不是也經常夸他”
“那是自然。公孫韜對王后格外孝順。”羽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姜王靠著自己的嫡母上位,公孫韜他們自然也想跟著學,可現任的王后和前一任王后的勢力,根本就沒法比,現任王后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吹吹枕邊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