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一個致力于削弱貴族,強大國庫的人,盯著人家的糧倉,自然沒憋什么好屁。
他前面剛逼著宋國的貴族遣散門客,后面就想禁止糧食交易。買賣糧食的事,只能朝廷干,別人不行。
不能買糧食,不種地的人就會餓死,如此一來,宋國游手好閑的人,就只能回家種地,宋國的糧食產量就會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國家把糧食壟斷,往外賣的價格自然是國家說了算。
宋國的土地豐饒,糧食產量為諸國之最,糧食對宋國的重要性,就如鹽鐵對于姜國,宋太后對郭凡的主張不心動才怪。
可惜,他們事敗,之前做的那些準備都成了無用功。
能深深感受到郭凡對宋國貴族的怨念,姜蓁好笑的說道“宋國你熟,買糧的事情,你來安排就好。”
“商隊的人選,公主還是親自挑吧。”郭凡建議道“都邑的人沒有藍河縣的人堪用。公主在藍河縣很得民心,根基深厚,該利用起來。”
府內養的門客,有五成背主的可能,但藍河縣出身的人,親朋好友都在藍河縣,背主的代價他們付不起。
買糧食的事情,姜蓁不需要藏著掖著,但也不能讓人知道她買了多少。
姜蓁說道“正好年底了,我想去藍河縣檢查學室、閱兵,挑護衛,到時候把事情一起辦了。”
上次離開之后,姜蓁有四個月沒再踏足藍河縣,一直都在都邑隔空處理藍河縣的政務。
這次姜蓁向姜王請假,姜王放得格外爽快,他現在已經不把姜蓁當做需要嬌養的小女兒了,而是把她放在了繼承人的位置上進行考量。
“早些回來,跟我一起準備大祭。”
姜蓁挑眉“喲父王這是要加碼了要帶我一起祭祖。這可是嫡子的殊榮。”
“這不是你想要的嗎我給你了,你不敢接”姜王表情淡定的反問。
“敢,怎么不敢。父王放心,我早去早回。”姜蓁一臉開心的說道。姜王這么做,也是要承受群臣壓力的。他帶姜蓁參與大祭,姜蓁雖然要面對非議,但她得到的好處更多。
由于姜蓁時常在外面跑,當初姜王給姜蓁用的兩百護衛,早就已經成了公主府的人,再加上公主府養的,姜蓁這次出行,帶足了四百護衛。
郭凡也還沒去過藍河縣。他的人頭賞金很高,平時只敢帶著護衛在都邑走動,沒有姜蓁相陪,單獨去藍河縣的事情,他暫時還不敢做。
踩在藍河縣修的水泥路上,饒是見多識廣的郭凡,也忍不住感嘆,“藍河縣的水泥路名不虛傳,馬車走在上面,一點都不顛簸,難怪會被各國商隊大力夸贊。可惜,水泥太貴,否則國內各大城池之間,以水泥鋪設馳道,戰時能起大作用。”
“你好歹也是當過丞相的人,怎么連你都說水泥貴”姜蓁好笑的調侃。
“公主怕是不知道。在宋國,你這水泥路,有白鹽路的美稱。一是大家需要走這條路去買鹽,二是水泥的價比白鹽,用白鹽鋪路,都比用水泥鋪路便宜。”郭凡酸溜溜的說道“也就是你有錢,才敢這么用。”
“修這條路,是為了方便商隊來藍河縣,給藍河縣帶來的隱形好處巨大。而且水泥的造價不高,只是我心黑,賣得貴。”
“不貴”郭凡興奮了起來,“如此的話,那水泥路以后豈不是能鋪滿姜國。”
姜蓁點頭,“當然,但要等以后我能做主的時候。”
姜蓁修水泥路,花不了多少錢,但別人修水泥路,成本堪比用金箔鋪路。
獨門技術,壟斷生意,自然是想怎么定價怎么定價,姜蓁說一擔水泥賣一兩金,想買的人,自然就只能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