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蓁沒接手藍河縣之前,藍河縣的兵卒也是頓頓麥飯豆飯,而且還吃不飽,她是有多想不開,才去跟著屠野混。
可惜的打量了幾眼黑壯,屠野贊賞的對姜蓁說道“你這護衛倒是忠心。”
黑壯立刻憨笑,“我們藍河縣的人,對公主都忠心。”
“我知道,去年公主在你們藍河修大壩了嘛。”屠野好奇的和姜蓁打問道“你修那個大壩,花了多少錢”
姜蓁回道“藍河縣十年的稅收。”
“看來鄭國的那群人猜對了。”
“屠將軍看了鄭國送來的竹簡”姜蓁好奇的問道。
屠野點頭,“你父王安排人抄錄之后送過來的。你要看的話,可以直接去書房看。”
這絕對是正經的好兄弟,這待遇連公主府都沒有,阿蓁想看都得回宮里去。
幾大車竹簡,還要安排人抄錄,那也太麻煩了。等咱們把紙弄出來,才不要廢這個力呢。
鄭國文人最多,也有修史的習慣,各國哪年哪月哪日發生了什么大事,他們都會記錄下來,第二年整理收錄,然后再把整理好的記錄,送給各國王室作為禮物。
姜蓁去年所有的事跡,也都被記錄了下來,大壩、水渠、石磨、饅頭她在鄭國的記錄中,是個仁愛聰慧的好形象。
這群鄭國人書讀得多,卻敬畏鬼神,記錄歷史的時候,格外公正,連自己國家的君王,他們都能正直的記錄對方所做的錯事,對別國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姜蓁看了那些夸贊,覺得他們評價的態度非常公正,夸到了點子上。
唯一有點不好的地方,就是這些史書用的是鄭國歷,和姜國的歷法對不上,時間上面,還得在腦子里轉換一下日期。
去年,姜蓁的名望和口碑,是靠口口相傳得來的。今年之后,別人就能從以前的歷史里,找到她做出來的事跡,真正的天下揚名。
想到這個,姜蓁就忍不住樂,突然就轉頭對屠野問道“屠將軍在竹簡上看到我的記錄了嗎”
屠野的嘴角抽了抽,現在的年輕人怎么回事,一點都不謙虛的嗎
而且姜王也不知道謙虛。送給他的幾車竹簡里,關于姜蓁的,直接擺在了最上頭,他想看不到都不行。
但他的目的是替姜王教導姜蓁,當然不能長姜蓁的威風,所以他一臉淡定的說道“關于你的記錄沒看到。”
姜蓁微笑“好巧,我也沒看到關于屠將軍的。”
笑死,這個賤阿蓁今天必須得犯。
屠野指定看了,還擱這兒嘴硬了。
屠野深吸一口氣,終于明白姜王為什么說自家孩子不好管教了,咬著牙說道“你去看今上元年的記錄,那年我大敗宋軍,奪回了先王丟失的城”
“哦。”姜蓁一臉冷淡“這個我看過的。”
屠野深深感受到一種拳頭落空的微妙感。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教,不像他家那幾個傻兒子,全是老實人,他說什么是什么,誰都不敢跟他抬杠。
“你剛剛那個表情,那個語氣,和你父王年輕的時候可真像,看著我手就癢癢。”
這個態度可以統稱為聰明人對莽夫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