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阿蓁剛遇到我們的時候,真的是格外軟萌,一點這個時代的惡習都沒有。
除了姜蓁第一次剿匪,回去就做了噩夢,其余人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包括她新招的兩百女護衛。
男子到了十六七歲,就需要去服役,一個月的更卒,一年的正卒,或者兩年的戍卒,他們總有機會去歷練。
女子的話,服徭役干的就是些苦活,危急時刻,也只會做守城的事,不會到城外征戰。
可這兩百個女護衛,隨著姜蓁一起去清剿盜匪的時候,一個個下手狠辣,搶人頭爭軍功的速度,比男子還快。
幾次剿匪之后,就有人達到了姜蓁賜田宅的標準。
姜蓁沒有拖延,立刻就把這群人召到自己跟前,好好的鼓勵了起來,然后才說道“你們的軍功記錄和賜田的命令,待會兒我會讓人送回藍河縣,你們若是有家書,也可以一起寄回去。”
藍河衛起步就是五十畝地,而且藍河縣大量的奴隸,都在姜蓁和府衙名下,立功之人,縣衙甚至還會安排人去幫他們勞作。
但普通護衛就沒這待遇了,她們還得先給自己掙一份田。
雖然她們到手的田不過二十畝,但這群人都十分開心。
他們的要求好低。
軍功不止可以換金錢田宅,還可以換官職和爵位,基層的伍長什長這種不算。
怪不得衛國的戰斗力強呢,人家軍功能封侯。
姜蓁小聲吐槽,“我自己不過也才小小的一片封地,我哪能給人家承諾封侯。連官職都不好意思給人允諾。”
藍河縣最大的官職是縣令,人家一直做得不錯,姜蓁剛上任,他就老老實實的支持姜蓁,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就連她的心腹陳冬,官職不過就是個縣都水丞,其余人就更不用說了。
想要給人安排高官,她只能向姜王舉薦,姜王考察合格過后,才會任命。
這事不急,等以后你能說上話了,再去安排。
爵位等級也不用自己想,照抄咱們給你的那二十級爵位就好。
不過有一點你得記住了,咱們能給爵位,但不能給封地,否則早晚又得四分五裂。
姜蓁手底下的傳令兵,隔幾天都要跑一趟,很快就把姜蓁的命令,還有那群護衛的家書給送了回去。
軍功換田的事情落到了實處,藍河縣的人就更熱衷于練武,鄉里日常的娛樂活動就是演練軍陣,男女都會參與。
縣令對姜蓁的吩咐,一點都不敢打折扣,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軍田,然后又向姜蓁表功,順帶說一下縣里的難處。
現在的藍河縣,生意興隆,莊稼繁茂,六畜興旺,儼然是整個姜國最有名氣的富縣,和之前有天壤之別。
去年陳黑來藍河縣收稅,看到的還是百姓生活困苦模樣,直接替姜蓁免了大部分的雜稅。這事兒雖然是他自作主張,但他也替姜蓁收獲了一部分民心。
一年多過去,藍河縣富饒了許多,商人往來,給藍河縣帶來了大量的商機,鄉民們就算去城里做雜工,也能掙不少錢。
可就算這樣,藍河縣依舊有交不上來稅的人。
知道姜蓁不是嚴苛的人,縣令趕緊寫信詢問這群人的處置辦法。
“按照常理,該讓他們以徭役來抵。可藍河縣沒交上稅的,大多都是老弱或者未成丁的小兒,一共有四十五戶”
家里有壯勞力的,哪怕家里的田少,去軍田那邊做傭耕,去城里打雜,幫忙扛貨,以藍河縣現在的繁華,他們再怎么也湊夠稅錢了。
可沒有能力的孤兒和老人,哪怕有機會,也沒辦法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