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得來得并不容易,以竹紙為例,砍好的竹子,至少要在水塘里浸漚三個多月,然后還要脫去青皮,捶洗搗爛,蒸煮幾日后,用草木灰水、石灰水漿洗
人力物力,姜蓁可以加大投入,但時間門卻是省不了的,整套流程下來,制一批紙需要花四個月的時間門。
不過姜蓁早就做了準備,讓人提前挖了池子浸漚原材料,給了作坊里的人許多試錯的機會。
在重獎之下,第一批合格的紙張,終于放在了姜蓁的案頭。
想到自己以后可以不用每天批閱幾十斤奏折練臂力,姜蓁沒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提筆就想在紙上寫幾個字。
一個字都還沒寫完,姜蓁臉上興奮的笑就僵住了。
“這墨怎么這么黏”
她現在用的墨,在竹簡上寫字倒沒覺得有什么,放在紙上寫,手感立馬就變得很奇怪。
“還得讓匠人調試一下墨水的配方才行。”姜蓁把筆放下,喪失了寫字的樂趣。
墨的配方發給你了,不用謝。
毛筆制作技術也發你了,不用謝。
桌椅圖紙發給你了,不用謝。
時代的每一點進步,背后都有無數的技術創新,姜蓁和直播間門的人想揠苗助長,就不能只單單扶持一樣技術。
衛蟬替姜蓁抱來一堆竹簡,看著書案上潔白如玉的紙,問道“難道作坊這次產出的紙還不算合格”
“合格了,可以讓他們按照這個方法加大產量。”
除了紙之外,姜蓁又下發了一系列的研發任務,準備再另起幾個作坊。
衛蟬提醒“劉縣令來的密信里說,最近藍河縣多了許多可疑人士,企圖靠近公主的作坊,尤其是那個時常發出巨響的炸藥作坊。劉縣令想建議公主把作坊都搬到都邑來。”
不單是炸藥,青瓷、水泥、精鐵、紙每一樣對姜蓁來說都很重要。作坊里干活的人,是姜蓁買來的奴隸,作坊外也都有重兵把守。
在藍河縣這個地盤,有藍河縣的百姓幫忙監督,那些作坊都還算安全,可要是搬到都邑,那閑雜人等就多了去了。
而且不管是紙、水泥、還是精鐵,都需要利用藍河縣的水利資源,搬到都邑來,成本反而還會增加。
生產上的事,姜蓁沒讓縣令他們插過手,他們不了解情況也理所當然。
炸藥在衛國發了威,不止衛國會來打探,其余各國也都會派探子過來,為了自己老巢的安穩。
姜蓁干脆的說道“在藍河縣的城外劃一個工業區出來,除了炸藥作坊,其余的作坊都搬進去,這個工業區,要派重兵把守,不許閑雜人等進出。”
“可炸藥作坊才是探子最多的那個。”衛蟬小聲提醒。
“炸藥太危險,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做實驗。”姜蓁淡定的說道“把炸藥作坊搬到都邑來,我親自的盯著,我不信他們能在我眼皮子底下拿到東西。”
作坊里安排的流水線作業,不僅能提高效率,對生產工藝的保密也有很大的作用,除了幾個統籌全局的大師傅,其他人都知道得很少。而那幾個大師傅的家人,都生活在姜蓁的地盤,他們不敢背叛姜蓁。
等把炸藥作坊搬到都邑,姜蓁才親自見識到各國探子的瘋狂。
“這是掉進作坊后山的陷阱里的”
“是的公主,他想在山頂觀察作坊內的情況。”
“那這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