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比從前,有炸藥可以采石,有水泥可以修壩,可以不用征召大量民夫服役”
陳冬在議事大殿上侃侃而談,說得連姜王都忍不住心動,側頭對姜蓁問道“陳冬說的,可是真的”
其余大臣的目光,也都對準了姜蓁。
淡化其他因素,重點提水渠,是姜蓁和陳冬的共識,所以姜蓁一臉淡定,“我可以為陳冬作保。今年藍河縣的畝產,確實翻了三倍。”
有姜蓁作保,其余的大臣也忍不住心動了。
“老百姓一年能積累三年的財富,長此以往,我姜國必然領先各國。修渠確實是我姜國的百年大計。”
“真這么厲害可我老家挨著溪水的良田,產量也不見得有多高,這是怎么回事”
陳冬正經的反駁“那應該你家的傭耕不會種田。你可以派人去藍河縣的農莊免費學習。”
三倍的產量太讓人心動,只要是心有姜國的人,都忍不住會關心。
左相問道“能不修大壩,只讓各郡縣自己組織修水渠嗎治理大河,修建大壩,需要大量的錢糧和民夫,國庫快沒錢了,要是再和衛軍對峙幾個月,三年內姜國都動不了這樣的大工程。”
陳冬一臉無語“你砍樹難道只砍枝丫,不砍主干只有治理好了大河,其他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剛剛左相說得有理,剛打完仗,就又征召民夫,難道不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門而且你那大壩一旦開始修,至少要拖累姜國十年。”右相抬起眼皮瞄了一眼姜蓁,無情的說道“反正國庫里是沒錢的,除非太女愿意拿自己的私庫支撐。”
扯到姜蓁,姜王就開口了,“雖說要耗費十幾年的時間門,但以后姜國可百年無憂,治水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若是人夠多,錢夠多,水泥和炸藥夠多,幾年的功夫就夠了。”陳冬淡定反駁。
右相“你這話說得好沒意思。若是國庫里有足夠多的錢,身為姜國臣子,我們又豈會阻你”
“那就等有錢的時候再修吧。”陳冬沒有強求,把手攏在袖子里,默默的退了。
不過今日在大殿上和群臣爭論了一番,陳冬治水的官職也定了下來,以后有機會,他就可以直接上。
姜國和衛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本就不是治水的好時機,他現在站出來,只是先鋪墊鋪墊,等時機合適,姜蓁自然會幫他。
在和衛國的仗都打完之前,連郭凡都沒有冒頭,更別說陳冬。
今年姜國的糧食產量雖然不高,但有藍河縣振奮人心,戰場上姜國又占上風,所以他們的情況還算好。
只有衛國,戰場上沒占到便宜,國內的糧食又減產,內憂外患。
兩國現在都沒有拼老本死戰的意思,眼看自家情況越拖越壞,衛王也沒端著,主動送質求和。
接到衛國服軟求和的信,姜王立馬就興奮了起來,晚上還邀請眾位大臣在宮中喝酒賞樂,算是一個小小的慶功宴,正經的慶功,還得等屠野回都邑。
郭凡坐在姜蓁旁邊,喝了一口小酒,樂顛顛的說道“看到衛國吃癟,我心里就爽快,哼,他們當初居然還妄想讓公主為質,想得可真美。”
就是就是,誰能跟我家阿蓁比,我家阿蓁可是有大帝之資的人。衛國太子都不能跟我家阿蓁比,更別說太子親弟。
光是想想我家阿蓁在別國受委屈的樣子,我都心疼。要是阿蓁真去了衛國,不知道會被欺負成什么樣。
衛國就算有滿肚子陰謀詭計又怎樣,一拳頭下去,就知道好歹了。
贏了衛國,不止直播間門的人膨脹,姜王和各位大臣也驕傲得不行,喝高了之后,姜王都拉著左相的手開始跳舞了。
整場酒宴,就姜蓁最冷靜,拿著青瓷酒杯一口一口的小酌,眼神既清醒又游離。
郭凡瞄了一眼姜蓁這鎮定的模樣,忍不住把自己的心里話夸出了口,“公主天人之姿,做事如有神助,姜國能得公主,可謂是姜國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