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是用透明玻璃做出來的。”姜蓁回道。
秋月摸了摸放大鏡的中心和邊緣,問道“我看過透明玻璃,沒什么好奇怪的。但這放大鏡,唯一不同的點是中間厚,邊緣薄,難道這就是它能放大的原因”
“自然。”姜蓁解釋道“前幾天我送鏡子給你們的時候,我和你們解釋過光線,這個放大鏡有異曲同工之理。”
姜蓁從藍河縣帶回來的鏡子,都只有巴掌大,姜王、王后、羽、郭凡她看中的自己人,都送了。
鏡子雖然比青瓷更實用,但也只能被歸屬為奢侈品,藍河縣的作坊能批量產,郭凡雖然每天揣個鏡子照來照去,但也不是特別重視這東西,畢竟沒了水銀鏡,他還有銅鏡和水盆能用。
可面對放大鏡,郭凡就不由自主的重視了起來,問道“公主說的放大百倍,可否能用于遠處。就比如我在公主府,能不能借用放大鏡,看清楚王宮。”
郭凡的腦袋還真機靈,一點就透,搞科研的好苗子啊,可惜玩政治去了。
秋月也不差的,放大鏡一到手,就大致猜到了放大鏡的運作原理。
哪個時代的天才,都不應該被低估。他們要是生在了我們這個時空,好歹也能混個教授當當。
面對郭凡的問題,姜蓁笑了,說道“是有那么一個東西,名字叫望遠鏡。比起放大鏡,制作更加復雜,我正在制作,做出來了,可以拿給你玩一玩。”
“嘶我就瞎猜的,還真有啊。”郭凡表情古怪,忍不住又疑神疑鬼的往姜蓁身后瞧了瞧,總懷疑她身后有鬼。
醫丑最想問的問題,被郭凡給搶先,看大家被望遠鏡轉移了注意力,他趕緊繼續追問“公主制作的青霉藥,是否能殺死細菌,讓患者退熱,還有酒精。”
“是。”對醫丑這個專業人士,姜蓁解釋得更加仔細一點,“細菌無處不在,越臟的地方,細菌越多。所以傷兵營里,必須保持干凈的環境,要用石灰粉殺菌,傷口不能沾染臟污,孕婦生產,也是同樣的道理”
醫丑一邊聽姜蓁說,一邊瘋狂的做著筆記。
好好說,說仔細點,這時代科技的發展就靠你了阿蓁。
可以按照我說的補充一下如果發現病灶在腹內的話,可以利用麻醉藥品進行剖腹手術,在青霉素給力的情況下,手術的成功率會提高很多
面對郭凡和醫丑他們的問題,姜蓁甚至都不需要思索,只要跟著彈幕走,就能把郭凡他們說得啞口無言。
渾天說最有力的論證就是當你站在海邊,看遠處來的帆船
物種是一代代進化的,糧種也是,只要每一代擇優培育,總會得到更好的種子
郭凡、秋月、陳冬等人,也算得上是學富五車,但最后都被姜蓁辯得啞口無言,看姜蓁的眼神,充滿了莫名的敬佩。
到后面,他們都沒有什么辯論的心思了,只是單純的求知,姜蓁說什么,他們聽什么。
“我已經跟你們說了半個時辰,明日這個點再繼續吧,你們今日回去再消化消化,想想明日有什么想問的。”
姜蓁喝了口水潤潤嗓子,說道“你們忙你們的去吧,我也要忙我自己的事情了。”
這個暫時的小學堂里,其他人都會離開,但只有秋月是特殊的。
她是姜蓁定下的未來大學老師,以后需要和外地來的各個流派的文士辯論,基礎不扎實可不行,所以她能一直待在姜蓁身邊。
只要姜蓁空閑,她就能向姜蓁求教,給她開小灶。
刻雕版的木匠,是姜蓁早早就培養起來的,姜蓁的教材一編好,很快就被批量的生產了出來。
滿足了公主府和王宮的需要后,那幾版新的教材,很快就流通到了外面,要不是竹紙供應緊張,姜蓁能把這個幾版教材弄得滿大街都是。
姜蓁有傳播新思想的意思,但她最照顧的,還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