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醫者在認真的交換技術,齊柔這個外行聽得頭腦發蒙,忍不住對姜蓁問道“太女可聽得懂。”
“聽不懂。”姜蓁回道。
“那太女能陪我去別處轉轉嗎”
阿蓁別走,我們愛聽。
這些東西到后世都失傳了,這段我必須聽,阿蓁你要是走了,我要跟你鬧的。
就是就是,陪小屁孩哪有聽醫丑他們說話有意思。
姜蓁看了齊柔一眼,拒絕道“雖然我聽不懂,但我還是想在這里湊個熱鬧。”
不能和姜蓁單獨相處,齊柔內心有些可惜,調整了一下心情之后,她又熱情滿滿的對姜蓁說道“今日我和幾位公子在都邑轉了一圈,有些事情不太明白,想請教公主。”
“你說。”
“太女先用郭凡,軍制也與衛國相仿,為何現在又重用劉如等人,讓他們在姜國開學堂,傳播自家的學說,就不怕成為第二個鄭國嗎”齊柔憨笑了一聲,說道“我兄長體弱,不能來姜國,特意囑咐我回去的時候一定要把姜國的見聞告訴他。但很多事情,我想了許久也想不明白。”
很樂意自己的新法在別國施行,姜蓁解釋道“庶民能不能讀書,和國家的軍隊強不強,沒有必要的聯系。但光讀書明理,是不行的。若是鄭國此時在軍隊施行衛國的軍制,鄭國定會有另一番境況。”
鄭國變法成功,雖然國內更加穩定,但沒把自己變強,所以各國一直在找其他變強的方法。
之前衛國和宋國姜國兩國打仗,炸藥沒出之前,衛國穩住了局面,這期間還有胡人的騷擾,由此可見,衛國變法是成功的。
按照以往的情況來說,衛國先走一步,成功了,其余各國也會挑適合自己的跟著學。
偏偏姜國在這個時候又橫插了一杠子,看樣子變法也很成功,這讓齊國抄作業都不知道該抄誰家的。
總不能讓姜國和衛國打一場,誰贏了跟誰學。
但無論是衛國,還是姜國,和鄭國打起來,都是鄭國輸。
“單用儒家不行,所以太女把法家和儒家一起用了。”齊柔沉思了兩秒,說道“不止是法家和儒家,還有其他。現在姜國在外還有諸多強敵,所以現在是以法家為主,儒家、農家、墨家之類的學派為輔。太女有紙,只印刷自己喜歡的內容,所以不怕大家明面上的想法起沖突”
越說齊柔的的語氣就越興奮,完全忽視了一旁的醫丑和齊巫。但興奮了兩秒,她就冷靜了下來,她沒有紙,不能印書。
剛接觸書本的人,沒有什么分辨能力,最怕讀書讀雜了,否則上本書說要敬君王如敬天地,下本書就說君王要順應民心,該和百姓一起勞作國內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很容易教出一批逆子。
但姜蓁沒有這個困擾,書是她在印,姜國的主流思想,由她來定。
都邑的私學能教幾個學生,大部分的人都需要自己看書學習,只要書本上的思想是統一的就行。
齊柔想清楚了問題的關鍵,問道“太女,你府里印的書賣嗎我想多買一些回齊國。”
“你要買回齊國”姜蓁挑了挑眉,說道“還有許多的書正在排隊,還沒印好,我府上現在只有姜國的新法還有醫書、農書。”
齊柔不在乎的說道“沒關系,我先預定,等其他書印齊了,我再讓商隊帶回來。”
“姜國的新法你也買嗎”姜蓁的語氣溫柔。對齊國的未來頗為期待。
“買”齊柔咬牙說道。
既然想學姜國,那就該學個全套,否則就衛國和姜國在變強,齊國原地踏步,被吞并也是早晚的事。
姜蓁笑了笑,說道“既然是齊姬想要,等書印好,我讓人給你留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