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使者的來的時間太過尷尬,怎么能不讓人多想。
“之前還只是懷疑,現在我是真覺得是姜太女在栽贓陷害。”
“做質子的,本就是衛國送出去的籌碼,有這個結果也正常。”
大部分的人都沒往衛陽自殺那塊想,因為衛國使者走這一趟,讓大家都看出了衛王對自己兒子的看重,是真的在想辦法把自家孩子撈出去。
“以姜國和衛國你來我往的情況來看,今年姜國怕是不太平。”
“還是太女更厲害,先下手為強,把衛國質子扣下了。以后衛太子就少了一個左膀右臂了。”
“在姜國的地盤,衛國公子怎么和姜太女斗。”
“是這個道理,咱們說話最好也小心一點。姜太女權勢太盛,不是我們能得罪的人。”
有權有勢的人,就是能為所欲為,這是這個時代大家的共識。
現在的律法雖然新修過,對貴族也很嚴苛,但真正受到嚴懲的貴族并不多。
哪怕有姜蓁以身正法,又有趙青竹在一旁嚴格盯梢,但除非逮到對方的現行,否則也拿對方沒辦法,因為人家可以隨便推出來一個奴仆頂罪,要懲罰也只能懲罰他們一個御下不嚴。
新法的作用,就是禁止那些貴族明面上為非作歹,做錯了事,會付出讓他們心痛的代價。
但新法對姜蓁和姜王這樣的人,約束力約等于無,上次推磨,若不是姜蓁自己愿意,她隨隨便便就能推出一個車夫頂罪。
正是因為都邑的聰明人們能認清楚形勢,所以在姜蓁說衛陽刺殺的時候,沒有人敢站出來為衛陽伸張正義。
會替衛陽擔心,為他說話的,只有衛國,還有看起來與此事無關的宋國等人。
宋國那邊的人跳得最高,滿身正氣的表示姜國故意欺負人,他們宋國人就看不過姜太女這么囂張跋扈,衛國要是出兵攻打姜國,宋國出于正義,可以借兵。
鄭國和齊國俺也一樣
國內外的兩種輿論,都影響不到姜蓁,姜國繼續淡定的修路。
姜國現在的第一要務,還是發展自身。等衛國開始調兵了,姜國再征兵也不遲。
自從姜蓁把大炮弄出來,心態就穩得不行,哪怕四國圍攻,她也不急。
這個時候,衛國就被大家給架起來了。
衛國王宮內,王后這次是真的病重了,臉色蒼白的躺在床上,拉著衛王的手哀求道“別出兵,你若是出兵了,陽兒怎么辦,他會死的。”
“你以為說動齊國和鄭國是件簡單的事情嗎此次我衛國若是退縮,以后四國聯手的事情就不可能再有。”衛王沉聲說道“姜國是我衛國心腹大患,若此次不動手,等姜國壯大,衛國就危矣。”
“你就這么放棄陽兒了嗎”衛王后泣不成聲,威脅道“陽兒若是死了,我也不活了。”
衛王木著一張臉,沒有說話。衛陽是他最愛的兒子,明知道姜王不可能放人,他依舊派使者去試了一次。他已經盡力了。
丈夫靠不住,衛王后就把目光看向了太子,帶著哭腔道“陽兒可是你親弟弟。”
衛太子低頭,不敢和母親對視,說道“弟弟之前給我和父王送過信,他建議父王此時動手。”
“胡說,陽兒之前還寫信給我說,他想吃家里的糖糕了”
聽到這話,衛太子也紅了眼眶,算是默認弟弟會命喪在姜國。
只有衛王沉默不語,他送衛陽去做質子的時候,從來沒想過姜國會發展得如此迅速,不僅幾個月就制服了國內的君侯,把鹽鐵收歸國有,還敢在這個時候勞民傷財,給他們這個機會。
過了好一會兒,衛王才說道“我再派人想想辦法,最遲半個月,衛國就會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