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以考醫官,可以考太學,也能憑本事進各家私學。只要有真本事,何愁沒有前途。”衛蟬不在乎的說道。
她一個舞姬出身的女子,都能做太女身邊的女官。醫官里也有奴隸出身的人,在衛蟬看來,姜蓁做的已經夠多了。
姜蓁搖了搖頭,說道:“還不夠。”
在坊市里轉了一圈之后,姜蓁直奔大學而去。
都邑的文人越多,大學就越熱鬧,論臺那邊每日都會有人發表自己的新看法,一頓人簇擁在一起討論學問。
以前大家對姜國施行的新法,還是用辯證的思維在討論,但姜國以一敵四之后,輿論的風向瞬間就變了,開始分析起姜國新法優點何在,另外四國想要學,該學什么地方。
“姜國此戰能勝,全靠神威大炮。而姜國能造成這樣的神器,煉鐵技術應該遠超他國。這和太女重用匠人有極大的干系,而且新法中也有提及,征兵時,匠人和庶民待遇相同,可見太女對匠人的重視”
此時站在論臺上說話的人,穿的是一身短褐,手指粗大,用詞也質樸,很可能就是出身于墨家,或者他之前就是一個匠人。
他說的話雖然有些私心,但也不無道理,所以路過旁聽的姜蓁忍不住贊同的點了點頭。
看到姜蓁的反應,臺上之人說得就更來勁了。
“姜國作坊里做工的都是奴隸,只進不出,外面又還有重兵把手,想偷姜國的秘方難度極大。可秘方都是匠人研究出來的,只要重用國內的工匠,焉知他們不能在煉鐵技術上超越姜國”
對此姜蓁也很贊同,這個世界上是有天才的,更有氣運深厚的天才。
看姜蓁肆無忌憚的在外頭表露自己的喜好,衛蟬站在姜蓁身后小聲提醒:“太女,你若是欣賞此人,可以私下派人和他接觸。這論臺周圍,還有許多他國人士。”
“沒必要,我只是覺得他說得不錯,工匠要有探索求知和超越的心態才行,他的本事和太女府的匠人肯定沒法比。”
其余四國要學姜國,焉能不研究姜國,大學這邊不知道有多少探子,今日臺上這人被姜蓁贊賞,轉頭就有人愿意花大價錢把人拉走。
這論臺怎么發展成大型招聘會了。四大國企都把獵頭派過來了。
看著四國這么好學,我很欣慰啊。
要不是郭凡能做的事情也很多,我都想把郭凡空投過去幫他們發展了。
他們能學阿蓁的招數和套路,但學不了我們的大局觀,就學那一點皮毛,最后只能替阿蓁做嫁衣。
四國雖然都在變法,但各國的阻礙都不少,但只要他們愿意學,對姜蓁來說就是好事。
姜蓁在論臺這邊多站了一會兒,替幾個想法不錯的學子漲了漲身價,然后就去教學區找秋月去了。
“太女怎么來了。”一看到姜蓁,秋月立刻起身相迎。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秋月剛剛舉著的是放大鏡
不是,是眼鏡,有兩個圈圈。
姜蓁原本想說正事的,被直播間轉移注意力之后,姜蓁忍不住問道:“你眼睛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