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把圖紙一送到姜王跟前,他倆就狠狠的挨了一頓批。
“這都是什么玩意兒,連我和太女你們都敢敷衍禮服不華麗就不說了,王冠上居然連顆大點的寶石都沒有你們就準備拿這樣的破爛給太女”
御府令雖然尷尬,但內心還是有莫名的自信,站出來解釋道“看太女平日里的穿著,可能不愛這些繁瑣復雜的服飾”
聽到這個回答,姜王一臉無語,姜蓁是不介意一些小細節,但并不代表她不講究。
不追求生活品質的人,不會弄出松軟的饅頭,也不會弄出香皂面脂,更不會制作玻璃和鏡子
“你們現在定下來的這版不行,往華麗復雜了改。”姜王正想指點一番,可又覺得御府令的思量不無道理,說道“新的禮服做出來是太女穿,你們可以去詢問一下太女的意見。”
“可太女近日無心其他”
姜王理所當然的說道“所以你們正好去分散她的注意力啊。”
有些事情做起來,動靜不小,也沒什么驚喜可言,所以姜王干脆讓姜蓁來挑自己喜歡的。
羽去世之后,知道姜蓁身份的,如今就只有她自己,這個時候,她那顆心才安定了下來。
沒有了羽這個隱患,她和姜王的父女關系,才算是堅不可摧。
只要她真心把姜王當做親人看待,接受他的好意,也不什是么難以接受的事。
心態放平以后,對姜王準備禪位的事,姜蓁也不扭捏了,御府令一問,她就直接的說出了自己的喜好。
“禮服的袖子太大,我不喜歡,我喜歡干練一點的。上面的龍紋我不喜歡,我更喜歡鳳紋。王冠以輕巧為主,我不喜歡頭上戴太重的東西”
姜蓁一開口,御府令和尚冠令的心就穩了,大改不可怕,只要能得了姜蓁的喜歡,他們的任務就算圓滿完成。
但滿足姜蓁要求的同時,他們也想滿足禮法,免得被御史罵做佞臣,萬一再被史官記兩筆,他們就更丟臉了。
“太女,姜國承周制,用的是龍紋”
“鳳鳴岐山,也是天命,鳳紋怎么就用不得了”姜蓁嫌棄的說道“姜國連法都變了,禮為何要一成不變”
“額太女說得有理。有些舊制可以不用遵循,但王上那兒”
姜蓁“父王那兒我去說。”
御府令不敢反駁,老老實實的接受了姜蓁說的意見,回去之后趕緊命人織衣服。
至于姜王,他更不會在這些小事上給姜蓁找不自在,還說道“規矩都是人定的,強者制造規則,弱者只能遵守規則。我家阿蓁以后是要制造規則的人,不必事事都遵循舊制。”
大的國策,或者一些政治主張,確實不該朝令夕改,但衣著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姜王并沒有放在眼里。
咱們大頭做事,就是有格局。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姜王的野心也大著呢,只是自己暫時不能實現,把期待放在阿蓁身上罷了。
古代君王挑繼承人,本來就不單看血脈,他們還會看自己的意志能否被對方繼承。
姜蓁對禪位的事情想開,態度也變得坦然了起來,對姜王說道“我這幾日已經忙完了,父王也別累著自己,早朝還是我來上吧,奏折也交給我來處理吧。”
“行,都交給你。順便咱們再商量一下,哪一天舉辦禪位大典合適。”姜王說道“可以先叫太史和太卜遞幾個時間上來,咱們從里面挑。”
太史負責觀測天時星象和記載王室歷史,太卜負責算卦測兇吉,重要的日子,基本都是這兩人挑出來的。
父女兩人暗中達成了共識,姜王第二天早朝,就把自己想要禪位的事情說了出來。
滿朝大臣聞言都是一副我早就料到的表情,先是自我驕傲了兩秒,很快大家就按照心里預演的那個劇本,對姜王進行了挽留。
甚至連姜蓁都演了起來。
沒辦法,這樣的事件,史官一定會記載,不把戲演好,以后的歷史不好看。
今天阿蓁下朝,是不是又要開始寫日記了
這不是肯定的嘛。期待今晚阿蓁新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