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是得賞,縣令也會有功勞,小貴族撒手得理直氣壯。
只是大家都沒想到,姜國是天下人關注的重點,官報更是。他們這么一鬧騰,很快就吸引了他國人士的注意。
姜蓁懸賞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哪怕他們不知道這稻苗的用處,也不影響他們想要的那顆心。
所以在丹朱縣縣令給姜蓁報喜的第三天晚上,田里的稻苗就被人給偷走了。
姚春要是知道了這事,得傷心死,等了那么久的東西,被人給偷了。
驚喜驚到一半,變成驚嚇了。
這都好幾天過去了,現在派人去查也來不及了吧。
水稻不是死物,不能藏在衣兜里,尤其是灌漿的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出入城門關卡的時候,應該很好查的。
就怕偷了稻苗的人不走,直接把水稻種在田里,等收割了再離開。除了水稻揚花的季節,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水稻很難發現。
姜蓁嘆了口氣,“這種水稻不好找,一旦錯過,不知道又要等幾年。就算難找,我也想趕緊把那幾株稻苗找出來。希望偷苗的人只是為了求財,不是為了搗亂。”
想搗亂的間諜,應該都在都邑蹲著。偏遠的小縣應該沒什么厲害人物。
不確定偷稻苗的賊人是否還在丹朱縣,姜蓁直接把查人的范圍擴大到了象郡。
姜蓁的命令一下,象郡立刻就戒嚴了起來。
出入城門的馬車,無論身份有多尊貴,都要嚴查,尤其是可以放下水稻苗的地方,更是會被重點查看。
“怎么了這是,忽然查得這么仔細”
“丹朱縣丟了幾株水稻,正在嚴查賊人呢。”城門的守卒八卦的說道。
“幾株水稻不至于這樣吧。”
“至于,怎么不至于,這水稻可不是一般的水稻,是王上在官報上發過懸賞的水稻,叫什么嘶想不起來了,反正那幾株水稻金貴得很。”
“想想也是,要是這玩意兒不金貴,怎么會有人偷呢。”
“什么水稻這么厲害,我家田里的水稻行不行”
“這我哪知道,你去圖書館看看去年的官報唄,上面應該有寫。”
被金錢和利益驅使,城內的圖書館建立以來,第一次爆滿。
哪怕不識字的,也要去聽兩耳朵。
“你快仔細說說,這金貴的稻苗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回家我好看看我田里有沒有萬一有的話,我就發了”
“嘿嘿,你要是能找到偷稻苗的賊人,你也能發財。”
“如今象郡搞出這個大的動靜,足見王上的重視。可惜,如今這個功勞,丹朱縣的縣令拿不到了,縣令應該氣慘了吧。”
“何止丹朱縣的縣令,咱們郡守應該也氣得不行。”
明明是一個掙表現的好機會,卻被幾個賊人給攪和了,象郡的郡守確實氣得夠嗆,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把丹朱縣的縣令叫來罵了一頓。
但郡守也不是剛出氣不干活的人,在姜蓁的命令下來之前,丹朱縣周邊縣城的檢查,就比平時嚴格了好幾倍。
丹朱縣更是進行了大排查。
住在客舍里的人,全部要查戶籍文書證明,沒有證明的,統一抓進牢房里,甚至有戶籍文書,但形跡可疑的,依舊會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