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有些惆悵的看著面前的這幾十名學生,可惜的說道“你們跟先前來的那一批師兄師姐比起來,還是差一點。”
答錯題的學生,本來想裝作沒解出來的,結果他的錯誤答案卻被陳冬念了出來,弄得他都有點不好意思了,臉紅的替自己解釋道“這題我會,只是做題的時候粗心,我現在正在找哪里出錯了
“第一步就錯了。”
“啊”這名學生恨不得捂臉。
陳冬無所謂的說道“沒事兒,錯了就錯了。我這題出的也挺復雜,你解不出來也沒什么。”
雖說能力差一點,但能寫會算,也還能用,反正他缺人,也不挑,這群學生有基礎,打磨不了半個月,就能派上用場。
安撫完答錯的這名學生,陳冬又把目光投向其他人,問道“你們的答案呢”
“大人,我解出來了。”
“我也是。”
覺得自己沒算錯的,就勇敢的上交試卷,但覺得自己的答案錯得離譜的,就默默低頭,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但幾十個學生里面,只有4個學生答出了陳冬的問題。
“行,那就你們4個做小隊長,帶人去干活。“陳冬伸手指了指墻壁上掛著的一幅地圖,說道“靜水縣這片區域的國道就交給你們負責,如何”
“請大人放心,我們一定能如期完成。”雖然成績不行,但諸位同學都很有信心。
陳冬笑呵呵的說道“行,那就交給你們了,趁現在你們的行李還沒安置好,明日就走吧。”
自覺被陳冬委以重任,這群學生們一點意見都沒有,樂顛顛就同意了陳冬的安排,“好啊好啊,我們明早就走。”
他們開心,陳冬也開心,這群學生一走,陳冬就走到書案邊,展開紙給姜蓁寫信,夸道“這群孩子被秋月教得不錯,實在,能擔事情,下次還有學生想要親身實踐,可以都送到我這里來,我喜歡”
哪怕姜蓁已經在盡力普及簡化字,但整個國家的基礎生產力擺在那里,讀書人依舊不多。
而且讀書識字之后,誰都想往更高的地方走,愿意去干苦活累活的讀書人少。只要是大學里的學生來了,陳冬都能給他們安排上活干。
陳冬感謝朝廷投送來的大禮包。
還別說,這群學生還真是優質的勞動力哈哈哈。
孩子干活沒工資就算了,家長還要掏錢,資本家都沒這么狠的。
這群學生剛被姜蓁安排到陳冬手里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人把禮物送到了陳冬的府上,和陳冬關系不錯的,甚至還會寫信去請陳冬幫忙關照。
為了這群學生,他們背后的家長們簡直是操碎了心。
跟著姜蓁混了這么久,姜國的大臣也看明白了,以后想在姜國過得好,就得靠自身的實力。
以前的封地可以無窮盡的傳給子孫,但按照姜蓁如今施行的推恩令,侯爵最多傳三代。
與此同時,姜蓁還用科舉選才,打破了貴族對大部分官職的壟斷,姜國百姓不論是學文還是學武,都能有一個晉升的渠道。
鄭國以前私學林立又怎樣,養那么多人才,也不用,倒是姜國,通過科舉,完美的把國內的讀書人給消化。
等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員變多,老牌貴族的話語權就會越少。姜國貴族能看到科舉取士帶來的威脅,但因為這是姜蓁主張的,沒人敢輕舉妄動。
不敢和姜蓁斗,他們就只能卷自家孩子。
在大家看來,不用等到及冠,十五六歲的孩子也能擔事情,讓自家十幾歲的孩子出去歷練,是件極其正常的事情。
生怕自家孩子吃虧,這群家長太急了
。
這群嗑假藥還作法的學生,一去就能主管一個縣的國道,靠譜嗎我心里怎么有點擔心呢。
怕什么。他們的上限我不知道,但下限肯定比普通人高,再不濟他們背后還有人托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