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鄭王拉著倒苦水,右相只覺得無奈。
這次離開的官員,都是正經的鄭國人,如果真要比較的話,他們才是更忠心的那一批。
但鄭王這個態度,擺明了就是不想用人家,人家也不可能留在鄭國坐冷板凳。
反正不管自己怎么說,鄭王都是不聽的,右相也不在此事上糾纏,只和鄭王提醒道:“這群官員的去處是次要的。國內的叛軍還沒有處理完,北邊又有一股災民反了”
“大將軍已經派兵去驅逐了,區區災民,成不了什么大事。”鄭王覺得此事就是鄭小白導致的,忍不住又罵道:“若不是姜王包庇,我一定會把鄭小白斬了祭旗。”
右相嘆氣,不想說話。
若不是他的職位夠高,鄭王對他夠好,他也想跑路。鄭國雖說是在跟著變法,卻沒有變強,反倒是越變越混亂了。
可就算鄭國如今不比從前,好歹也是五大強國之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內的災民鬧騰了一段時間,很快就被鄭國的軍隊壓了下去。
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
咱就是說,鄭國這段時間調集軍隊,用了那么多糧草,要是把這些糧食拿去賑災,就不會發生暴亂了。
別把鄭王想得太善良。在他的眼里,軍隊和庶民的地位可不一樣。大家都知道打仗的時候不能讓兵卒餓肚子,但庶民餓死了,可不會有人管。
天氣寒冷,災民又受了災,本身就沒什么戰斗力,被收拾過一頓之后,給了點好處,就又被安撫了下來。
但鄭小白曾經幫助的那些鄉民,卻沒法定下心來留在老家耕種。
鄭國的戰事停歇,這群人回到老家,分到的不是自家原本的土地,而是荒地。
以前家中被養了幾年的良田,被縣內的貴族霸占。
原本已經成了勢的災民,早就被打散,這群人要是還敢鬧騰,等著他們的只有殺頭
心里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他們就偷偷摸摸的收拾行李,去姜國找鄭小白。
反正身份證明之類的東西,鄭小白早就給他們準備好了。
等他們千里迢迢的趕去姜國,稍稍一打聽,就知道鄭小白現在正在牢里服苦役,現在已經是他服役的第二個月,在此期間,鄭小白修好了大學的公告欄,如今正在論壇那邊糊水泥,顯得十分狼狽。
“大人你怎么在干這個活讓我們來”一群人上前搶著幫忙。
鄭小白見到熟人,抹了抹臉上的灰,有些驚喜的問道:“你們鄉里的人都來了”
“是呀,來投奔您來了,鄭國那邊實在是過不下去。”
一個鄉的人,本就有互相監督的責任,有人跑了,剩下的人會被連坐,所以他們都是一個鄉的人一起跑。
“路上沒遇到什么事吧”鄭小白關心的問道。
“咱們人多,又沒什么貨物,盜匪都不稀罕搭理我們。而且這一路走來,斷斷續續的都有水泥路,我們都沒迷路,直接就找過來了”
各國修水泥路,最先考慮的就是戰略意義。姜國最先修的是通往大峰郡和長寧郡的路,鄭國和宋國也是一樣,最先修建的都是通往要塞的路。
因為各國的財力不同,水泥路修得斷斷續續的,可這也為大家指明了方向,讓他們少了一點迷路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