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使者一直住在客館里,還沒接到鄭王死亡的消息,每日還堅持不懈來求姜蓁借兵。
糾纏了這么久都沒有的結果,使者原本早就已經心灰意冷,突然被姜蓁召見,他還有些不敢置信。
“王上召見我”使者一邊緊張的詢問,一邊整理自己的衣帽。
“是,王上召見,你跟我進來吧。”侍從客氣的回道。
使者心情激動,三步做兩步,急急的跨進大殿,就對姜蓁熱情的問道:“王上是同意借兵或是借炮了嗎”
姜蓁一臉氣憤,“前幾日宋王辱我姜國醫者,此事我必會給宋國一個教訓,不日我就召集兵馬,助鄭王給宋國一個教訓。”
使者一聽這個理由,立刻就忍不住偷笑了起來,暗道:還有這種好事。宋王在這段時間如此行事,不就是在成全他鄭國嗎
宋王這段時間的重心一直在鄭國,一點都沒有招惹姜國的想法。
至于辱姜國醫者的事,雖然不是子虛烏有,但姜蓁也是夸大了的。
宋王不過就是在朝廷上吐槽了幾句,說這次瘟疫是自己消失的,不是姜國醫者治好的,姜國醫者也不算很厲害
因為姜蓁有需求,所以就借著宋王的話,直接給他扣了一頂帽子。
通過拉踩宋國,姜蓁和鄭國使者非常和諧簽訂留割城出兵的協議。
自覺完成了任務,使者整個人神清氣爽,離開王宮的時候,忍不住的看著天空夸道:“今天天氣可真好,明日就可以收拾東西回鄭國了。”
姜蓁確實沒有什么毀約的打算,但在征兵之前,她卻非常友好的和宋王打了一個招呼:請問你和鄭國打得怎么樣了姜國準備出手了喲鄭王要給我十座城呢,就讓我出兵威脅你,請問你怎么看
宋王還能怎么看,宋王他拿著信紙,左看右看,恨不得在上面看出一朵花來,不服氣的說道:“她姜蓁有本事就來還想出兵牽制我,鄭王前幾日人就沒了,我看她孤掌難鳴”
看宋王罵罵咧咧的,右相沉默了一會兒,等宋王冷靜之后,才淡定的提醒道:“姜國有大炮。”
就這一句話,就直接擊穿了宋王的心理防線,讓他有些頹然的信紙放下,煩躁的說道:“不過就是晚了幾天而已,若是姜王知道鄭王早就在國內斗爭中敗下陣來,她應該就不會和鄭王結盟了,如今這個時機,倒是讓我難辦。”
看宋王還心存僥幸心理,右相直白的說道:“說不定姜王就是看鄭王死了,故意挑這個時候來分一杯羹的。姜國信息的傳遞速度,一直比他國快,除了有水泥路的原因,他們還在用飛鳥傳信”
飛鴿傳書姜蓁都用了好幾年了,關注姜蓁的,也都發現了這點貓膩。
但姜蓁身上的古怪太多,大家都以為姜蓁掌握了訓鳥的手段,對鴿子自帶的功能并沒有什么概念,覺得自己做肯定不到,直接放棄。
“若是有飛鳥傳書的話,姜王此舉就說得通了,新一任的鄭王還沒定下,正是分肉的最好時機。而且就算新一任鄭王定下了,也不敢輕易撕毀和姜國的承諾”宋王越說就越忍不住生氣。
和姜國的隔岸觀火不同,宋王是真的召集兵馬,和鄭國打了好幾場的,損失也很慘重。
他有付出,所以他現在的收獲是應得的。
姜國什么都沒干,卻來橫插一杠,宋王心里能服氣才怪。
宋國和鄭國在前面打得火熱,咱們在后面拿大炮戳宋國的屁股,好像確實不太地道,太欺負人了嘿嘿。
誰叫咱們有大炮,宋國沒有,有本事宋王也威脅回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