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服兵役,馬匹、鎧甲和武器都需要自己去坊市買,打起來之后,很多人都回家里翻出了刀槍劍戟。
眼看形勢不對,自己打不過了,這新來的官員立馬服軟,“行行行,這片地就是你們自己的,之前是我看錯了。”
“這還差不多。”
鄉里的三老和里長不敢惹事,看著官員妥協,立馬就勸鄉里的人住手。
等這批官員狼狽的逃離,鄉民才放下手里的武器,罵罵咧咧的說道“就這群人,哪比得上姜國官員半分不給我們地就算了,還想把我們自家的地收回去,臉怎么那么大呢”
瞧著鄉民們群情激奮的模樣,里長都快把自己的頭發給揪禿了。
“你們這是什么臭脾氣,一言不合就動手,就不能好好說嗎今天是那位大人沒帶夠人,服軟了,可下次他說不定會直接帶一隊人來把你們給綁了敢對官員動手,你們有幾條命啊”
到時候不止鄉民會受罰,里長也跑不掉,要負連帶責任。
“人打都打了,現在說這些也遲了,誰叫他們打咱們地的主意的。家里的土地沒了,明年咱們就只能做傭耕,后面指不定就成奴隸了反正早死晚死都得死,還不如搏一搏。”
姜國的官員分地,宋國的官員搶他們的地,這心里落差屬實有點大,要不然他們今天也不會沒忍住動了手。
但就算這樣,鄉里的人也沒想過離開。
戰時不比以往,他們每家都有人在軍隊中服役,要過段時間,軍中的人才能回家。
他們要是走了,回家的人就找不到他們了。
因為心中的牽掛,他們沒辦法離開,可第二天,被他們趕走的官員就挾私報復,帶兵把鄉里的那群刺頭全都綁了,罰他們去修補城墻。
鄉里的其他人心里憋氣,卻只能默默忍受,好歹也要等家中服役的人回來再想辦法。
大戰結束,除了駐守邊城的軍隊,其他隊伍很快就被送回原籍歸鄉。
解甲歸田的兵卒回家本就該好好休息的,但一回家,就遇上了這樣的糟心事,全都氣炸了。
“咱們在戰場上賣命,他們在后方就這么欺負咱們家里人我現在就去找他們要個說法”
“別去別去,你們父母只是被罰了六個月,就是苦一點,至少小命還在。”里長趕緊把人拉住,“你們莫要沖動。”
回鄉的兵卒忍不住捏緊了拳頭,憤憤的說道“我們在軍中著寒衣,吃冷食,沒有粗面的時候,吃豆飯也是常有的事。可姜國的兵卒卻有棉衣穿,有熱湯喝,我偶爾還能聞到他們那邊飄來的肉香味”
越說,這群兵卒的心中就越是不平衡。
或許以前他們服兵役就是這么過來的,每服役一次,就像是生了一場大病,回家都要養一段時間,可現在他們近距離接觸過姜國的兵卒,有了對比,以前能吃下的苦,現在就吃不下去了。
雖然他們在外面吃苦受累,但想到家里人,也就還能忍。
可他們一回鄉,就發現家里人也跟他一樣,也在吃苦受累。
“隔壁縣就是姜國的地盤,我想”
里長神情緊張,“不,你們不想我求你們老實一點,別再惹事連累我”,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