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誡的大臣被姜蓁一句話就懟了回去,但他也沒有放棄,殷切的說道“王上要不要聽聽都邑的貴族是怎么說您的”
姜蓁眼神的余光正瞟著彈幕呢,一時嘴瓢,說道“我就是沒禮貌,怎么了他們有本事就當面來罵我唄。”
滿朝文武一聽這話,都安靜了下來。
一不小心,把心里話給說出來了
反正阿蓁早就沒什么形象了,無所畏懼。
姜蓁干咳一聲,裝作剛剛什么事情都沒發生的樣子,說道“我的意思是你們多慮了。我從沒聽過誰說我無禮,你們是不是聽錯了”
誰敢當著姜蓁的面說她壞話啊,那不是老壽星上吊,活夠了嗎
姜蓁這么說,擺明了就是不想妥協。
她登上王位這么久,底下的大臣也都摸清楚了她的性格,一看姜蓁這態度,就說明這事沒得談了,
看這招不行,勸諫的大臣直接放棄規矩禮儀那套,直接拿利益說事“王上,貴族的贖金太高,宋王就算想出這筆錢,也舍不得拿出來,別到時候這批貴族砸手里了,還帶累了其他戰俘。”
宋國不比姜國,貴族聯盟的話語權比宋王更大,按照那群貴族的意思,哪怕不贖其他戰俘,也要把那群貴族贖回去。
可宋王哪敢只贖貴族,不贖戰俘,傳出去他就會徹底失掉民心。
正是因為國內這樣的局勢,導致宋國那邊久久沒有動靜。
這事好像也不用太著急,等他們再拉扯一段時間,應該就會有結果了。
我覺得我們的定價應該還算合理,宋王會出錢的。
宋王好歹是一國之主,贖回自家百姓那是應該的。
看姜蓁沉思,沒有回答,底下的大臣接著說道“王上,您要是對宋國貴族太無情。姜國下次出征,只會遭遇到更強烈的反抗。”
聽大臣這么說,黑壯就不服氣了,“他們就算掙扎得再厲害,也逃不出我姜國的手掌心。跟姜國斗,他們還嫩了點。”
勸諫的大臣被黑壯說得有些無奈。
嗚黑壯好霸氣,我好喜歡。
下次出兵還得是咱們威武霸氣的黑壯將軍
雖然那位大臣說話不好聽,但貴族滯銷,就是現實。
不降價的話,短時間內好像確實處理不了。
姜蓁只是抓了那批貴族當俘虜,就被一堆人噴不守禮,要是真把那群貴族當奴隸對待,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破防。
幾百年前的貴族可能還沒出五服,大家互相給面子,客氣一點也正常,但現在這群貴族的親緣關系都隔了八百米那么遠了,怎么還有這些顧忌啊。
為了遵循舊禮唄,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
要是阿蓁這個時候定下上萬條國規,后世的人也會遵守,這就叫一言九鼎
白白養著這群貴族,也是浪費米糧,增加成本,姜蓁琢磨完過后,妥協道“貴族的贖金,可以再降兩成,通知宋國趕緊來贖人,免得有人被我們養死了,”
阿蓁還是沒忍住降價。
那群貴族雖然現在沒被養死,但也被養得蔫吧,再養下去說不定真砸自己手里了。
姜蓁降了兩成的價格,原本有以為宋王會及時贖人的,但宋王依舊穩住沒動。
因為姜蓁退了一步,所以此時都邑的風向也就變了,被罵的變成了宋王。
“士大夫和貴族幫宋王治理天下,兵卒幫宋王對外征戰,如今戰敗被俘,宋王為什么不安排大家回鄉”
“姜國被俘的兵卒都已經歸家,宋王這段時間怎么能毫無作為”
因為被罵得兇了,宋王也沒坐得住,主動來找姜蓁議價。
戰俘的價格不變貴族半價
貴族就這么不值錢便宜沒好貨,宋王難道不懂
有的沒落貴族確實不值錢,但咱們都是打包賣的,宋王只能當這個冤大頭。
在宋王心中,半價才是他的心理預期,之前穩住不動,就是為了讓姜蓁降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