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都要去大學報道雖然有些煩,但那也比住在宮里好,姜浩忙不迭的說道“我去大學里讀書。”
“好好學,以后造福你封地里的百姓。”姜蓁激勵道。
發現姜浩這小子太好忽悠之后,姜蓁對他的態度就有些無所謂了,完全沒有防的必要。
大學里的權貴子弟雖然多,可姜浩是姜蓁的弟弟,放在這群人里面,地位也不低,很快就融進了學渣組,每天準時上課。
如今大學,沒有什么寒暑假,放假的周期和姜國一樣,上五修一,只有過年能放肆的玩幾天,其他時間門都要在教室里上課。
各國如今人才短缺,大學里的學生也想趕緊抓住這個機會飛黃騰達,哪怕課業緊,也無人抱怨。
姜浩進了大學,哪怕有姜蓁給的特權,沒有淘汰風險,學得也非常吃力。
還沒上幾天課呢,秋月就向全校的學生發布了新任務,“今年春耕大典的祭文,王上交給了大學的學生,你們一定要好好寫,最優的那一篇,我會呈送給王上。”
姜浩琢磨了幾天,就只擠出了一堆廢話出來,和其他學渣們對視嘆氣。
姜國如今的商道太暢通,又還有海外的寶貝們吊著,一大批人出海,姜蓁不得不親自下場,表達對農耕的重視。
在直播間門選好的日子里,姜蓁帶領群臣,出城在農莊親自耕種。
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姜蓁帶頭推著犁在前面走,按照古禮,她推三個來回,就能收手,然后看朝中的大臣們接著干活。
朝中大臣各個文武雙全,推個犁就跟玩兒似的。
君臣在田里干活,百姓就在旁邊圍觀,看著看著,百姓不自覺的就吹起了彩虹屁。
“王上的身姿真英武。”
“田里的牛被王上的霸氣鎮住,好乖巧。”
“王上犁的田可真好,比她身后的大臣犁得好,一看就是個老把式。”
同來觀禮的大學學生們,聽著圍觀百姓的夸贊,一個個都忍不住牙酸。
姜蓁一年能犁幾回地啊,連老把式都夸出來了,姜蓁他們也就只有忙今天,之后剩下的大片土地,全都是他們這群學生的活。
大學里培養的并不是書呆子,全科都要有所涉獵,農學更是重中之重。
春耕乃天下之大命,連姜蓁都要親自勸課農桑,等他們以后做官,也脫離不了土地。
等春耕的典禮完畢,大學的學生們就開啟了苦逼的農莊學習階段,每個班級都分了幾塊地,開始認真種田。
“我總覺得是農莊的奴隸不夠,就拿我們這群學生來湊數。”
“秋月校長不是說了嘛,讓我們親自體會一番農人的辛苦,才會懂得體恤百姓。”
“那群科舉生,在大學里待個一兩年就能派官,可我都在大學待了四五年了,每年都下地這不公平。”
聽著同學的抱怨,姜浩想了想,回道“可能是你們的身份更高,更不容易體諒百姓,所以才會讓你們多干兩年活吧。等你們年紀再大點,應該就會被派官了。”
姜浩如今才十歲,以后留在大學的時間門更久,一群同學安慰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同情的說道“你且還有得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