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群貴族最怕的,是姜國官員細查,把他們本人給揪了出來。
他們已經做好失去糧食布匹和大量奴仆的準備,但還真沒做好去姜國做俘虜的準備。
宋國的小貴族這么上道,搜查的將軍也不為難人,拿了東西就撤,一點也不深究。
但查的人多了,總會碰上幾個摳門的。
“這誰家的就這么一個庫房的陳糧,誰信啊”
帶路的奴仆也不知道主人家的情況,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我家主人在封城之前,就已經提前帶著東西離開了”
“不可能來之前,我們事先調查過的,老實交代,你家主子人呢”
繳獲的東西沒達到預期,負責搜查的將領,自然會往下細查。
要不然以后誰都敢敷衍他們。
搬運大批的物資,需要人力,把府中的奴隸護衛稍微拷問一番,就能查出那家主人的去向,然后就會有將領帶兵前去抓人。
“將軍,您誤會了”
“不用解釋了,都抓起來吧,罪名是妨礙軍務。”
這群人如今就藏在城內,根本就跑不了,只能被甕中捉鱉,攢起來的所有私房錢被掏光不說,本人也直接變成俘虜。
有這樣的反面例子,其他大出血的貴族,心里也好受多了。
“想保命,就只能先喂飽姜國的兵卒,我還以為這都是共識呢,沒想到還真有人小氣到把自己坑進去的。”
“我之前還后悔留在府里的東西太多,現在想想,幸好當初沒摳門。如今姜國兵卒沒來找我們,我們也算是躲過一劫了吧”
姜國每攻破一座城池,就能收獲一大批錢財,賺得可比那些劫掠的盜匪多,偏偏他們這樣撈錢,后方還格外穩定。
宋王因為縱容盜匪搶劫,國內亂象四起。
姜國正大光明的搶錢,無人敢吱聲。
甚至那些趁亂起來的小股盜匪,也都銷聲匿跡,不敢在鄉間擾民。
各國的庶民都要服兵役,所以他們和平的時候就是耕地的農民,打仗的時候,就是前線的士兵,世道亂起來的時候,也可能會化身為盜匪。
姜國的軍隊一打來,各路盜匪瞬間放下屠刀,拿起鋤頭。
“連宋國的大軍都打不過人家,咱們這么點人馬能做什么要是被姜隊逮著,咱們的人頭就只能是他們的軍功。”
“還是老實回家耕田算了,聽說姜國打下來的地方,都會給庶民分土地。”
姜國的官員,安撫百姓都是一把好手,先給大家分地,讓大家能吃到一點甜頭,然后就給大家畫餅,說以后當地會修水渠、會用姜國的新式農具,會分姜國弄來的海外良種
這大餅也不是瞎畫的,前面幾年姜國百姓的日子過得確實好,天下人都知道。
現在這種好事能輪到自己,這群新出爐的姜國人,一點都不排斥。
姜國的軍隊在前行的道路上,沒有遇到太多阻礙,一路穩扎穩打,直逼宋國都邑。
拿到最新戰報的宋王,桌子派得震天響,“我宋國的大軍是干什么吃的又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