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相處,本就是一個互相磨合的過程,處不好就會積怨。
宋王早就對國內的那些大貴族和重臣有怨了。
他也想和鄭王一樣,在國內折騰變法,就算結果可能會失敗,但嘗試過,他就不會有什么遺憾,偏偏那些臣子一直壓著他一頭,讓他難以施展抱負。
在宋王看來,宋國敗得這么快,宋國的大臣要占主要責任,他也是被國內的那群貴族和臣子連累的。
宋國的大臣們,可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錯,依舊埋怨宋王,“王上您做事若是小心一點,我們就不會遭受這無妄之災了。”
“反正寡人從來沒想過刺殺姜王。藍河衛自會把幕后主使捉出來的。”宋王態度無所謂,根本就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反正他是問心無愧的,就不知道那些大臣心里有沒有鬼了。
宋王的眼神在那群大臣身上逡巡一圈,勾起嘴角,冷笑了兩聲。
他這副態度,讓不少大臣的臉都黑了,要不是宋王一個人住單間,肯定會有人忍不住對他動手。
宋國君臣就像一對怨偶,互相瞧不上眼,宋王甚至背過身去,閉目養神,猜測這事究竟是誰動的手。
在遷都路上,一半的大臣都被他坑過,這嫌疑人還真不好找。
宋王想不出來,但藍河衛卻不是吃素的,兩天時間,就直接鎖定了幕后主使,親自來牢房里把人拎出去細審。
被突然點名的那位大臣,離開的時候接收了所有人的目光注視。
“原來這事是他做的我還以為是趙大人或者是錢大人呢。”
“李議郎動手也不稀奇吧。他的一對嫡子女,都在之前的混亂中喪生,他肯定想報仇。”
混亂之中,各家損失的怎么可能只有錢財,都搭進去了不少人命,所以大家都對宋王極其不滿。
藍河衛把人拎出來審問的時候,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說吧,你這次是怎么策劃的,刺殺我王的后果,不是你能承擔得起的。”
“這事兒是我買通宋王身邊的奴隸,讓他們做的。不過宋王衣服里夾帶的鐵絲和針,都沒開刃,我并沒有刺殺姜王的想法,只是想讓宋王出丑而已。”
在宋王和宋國群臣被壓入大牢的時候,李議郎的目的就已經達到。
如今都邑早就議論紛紛。
宋王剛投降的時候,看在宋國曾經作為強國的面子上,配得上九卿之禮,后面他做的事情曝光,待遇就跌成了普通的受降典禮。
但現在有了刺殺這出戲,姜國也不會再給宋王準備什么儀式了,可能意思意思的封個侯,這事兒就算完了。
姜國給宋王的待遇越差,以后宋王的話語權就越小。
李議郎的目的就是這個,寧愿自己冒風險,也要去坑一把宋王。
他之前原本還想給宋王下來著,但一直沒找到機會,就只能出此下策。
當調查結果擺在姜蓁面前的時候,姜蓁都忍不住笑了,“宋國君臣互相傷害的戲碼,我真是再怎么看也看不夠。”
這一波,我感覺雙方都是受害者。
君王和大臣,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東風,兩方都不是什么好人,談什么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