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齊柔訴說了自己的苦衷,表明她逼宮是不得已的,而且她還有福同享,分了兩座城給他。
逼宮的風險,齊柔自己擔,得來的好處,兄妹同享。
看到了齊柔的解釋,又拿到了好處,齊國太子瞬間就坦然了,還心疼的說道“這幾年柔兒在國內也不容易。我久居姜國,若不是柔兒在,父王說不定就傳位給我其他兄弟了。”
因為一封信,兄妹感情恢復如初。
知道齊柔過段時間要來姜國,和鄭王一起參與受降儀式,齊國太子早早的就替齊柔安排了起來。
至于都邑那些陰陽怪氣的話,齊國太子就當是耳旁風了。
齊柔這一招,玩得可真溜。就算以后她爹來了姜國,可能也扭轉不了齊柔的風評。
要是齊王早點投降,宮里也不會發生這么多大戲了。所以我建議啊,衛國也該投降了,不然很有可能也會發生內亂。
抱著半是威脅,半是提醒的想法,姜蓁非常誠實的把齊國的那一攤子事,透露給了衛國的諜者,讓衛王好好的認清一下現實。
不是誰都有一根硬骨頭的,也不是誰都不怕死的。
鄭齊兩國投降,國內的大臣和百姓都非常贊同,因為他們誰都不想枉死。
血肉之軀,根本就沒辦法和熱武器對抗。
拖的時間越久,姜國制造出來的大炮和彈藥就越多,自家的城墻也就越不禁打。
投降,才是最明確的選擇。
衛王接到姜國這邊的情報,順手就扔給了衛陽,冷笑著說道“姜王這是在點我呢。”
衛陽一目十行的看完情報,不在意的說道“衛國和齊國可不一樣,我和大哥兄友弟恭,才不會發生齊國那樣的事情。”
雖然衛國國內鐵板一塊,可兩大盟友都接連倒戈,衛國也有些獨木難支。
衛王很鐵不成鋼的嘆氣,“鄭王齊王這兩個軟骨頭,怎么能這么快就降了呢。幾百年的祖宗基業,就這么葬送在自己手里,他們就不心疼嗎”
“崽賣爺田心不疼。”衛陽也跟著嫌棄。
但過了一會兒,衛陽還是忍不住說道“如今這形勢,衛國怕是也堅持不了多久,要不我們還是”
“怎么你也想賣祖業”衛王的目光凌厲。
衛陽尬笑一聲,弱弱的說道“不是我,是父王您。”
衛王深吸一口氣,忍住罵孩子的沖動,堅持道“就不能再等幾年嗎說不定以后事情還會有轉機呢。”
“可沒有鄭國齊國在前面替我們擋刀,姜國下次出兵,就會直指我衛國。而姜國的攻城利器,所向披靡,我衛國能拿什么去擋。”
衛王瞪眼,“你再給我說喪氣話,我把你扔前線去擋。”
想到衛國如今的艱難處境,全賴鄭齊兩國所賜,衛王又忍不住罵道“戚戚小人,擔以重任,枉為國君”
明明當初四國還一起結盟對坑姜國,這才多久,三大盟友都消失不見,就剩他一個孤零零的衛國。
光是想想以后被姜國脅迫的情況,衛王都覺得呼吸不暢。
想它衛國鐵骨錚錚,什么時候受過這委屈。
衛陽小心翼翼的覷著衛王的臉色,也不敢多勸。
反正現在還沒到形勢危急的時刻,等姜國那邊有動靜了再做決定也不遲。
衛陽會勸衛王投降,是因為他在姜國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知道姜國國力的強盛。
他們和匈奴打仗,有時候還得挨凍受餓,可姜國的后勤,卻能完敗衛國,哪怕沒有大炮,純靠硬實力,衛國也不是姜國的對手。
衛陽都能有如此清晰的認知,如今在姜國做質子的衛太子,就看得更明白了。
以前四國聯盟都打不過姜國,如果就剩衛國一個,自然更打不過了。
所以很快,衛王就收到了自家太子送回來的信。
怕衛王有心理負擔,衛太子還在信中貼心的表示“如果父王怕丟臉,可以先傳位于我,由我來向姜國俯首稱臣。”
衛太子會這么說,靈感還是來自于都邑的那些流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