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姣定了定神,倒回去一看,前面那些評論果然是用機器刷出來的,再往下翻幾頁,就能看到正常的評論了。
靠,嚇我一跳
機器刷評是上不了熱門的,老哥。
這人干嘛的為什么這么恨生物科技
什么叫為什么這么恨生物科技恨生物科技還需要理由嗎現在失業率那么高,不就是生物科技造成的嗎沒有生物科技,你還能在崗位上干十年,因為生物科技,你不到30歲就會被優化,這他媽還是在全球平均壽命100歲的情況下”
別生氣,可能他全家都是無業游民吧。
再往下翻,就是網友的互相辱罵了。
因為失業率前所未有的高,每天都有因精神失常而被解雇的公司員工。人們的壓力大得驚人,網上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爭執。
社交平臺鼓勵人們在網上互相謾罵,既是為了流量,也是為了社會的穩定在網上宣泄戾氣,總比在現實中宣泄戾氣好,不是嗎
忽然,周姣的視線鎖定在某條評論上
你是生物科技的員工
她微微蹙眉,點擊這條評論的頭像,卻彈出一個對話框“該用戶為匿名狀態”。
這也是社交平臺鼓勵人們互相攻擊的手段之一允許用戶匿名。
在匿名效應下,人的情緒會極端化,攻擊欲會大幅度提高,冷漠、偏激、非黑即白的言論也會變多,很輕易就能爭吵起來。
撇開這人的匿名不談,“生物科技什么時候倒閉”的賬號主人的確有可能是生物科技的員工。
仔細觀察他的言論,可以提煉出以下幾個關鍵詞
“周圍全是一群怪物”、“為什么只有我知道”、“真面目”、“那人”、“我每天都怕死了”。
“周圍全是一群怪物”說明他經常接觸生物科技的員工。
“為什么只有我知道”他很有可能是生物科技實驗室的核心成員,接觸到了低級員工不能接觸到的核心機密。
“真面目”這是一個帶有揭秘性質的詞語,只有前后語義出現反轉時,才會出現,例如“我一直以為你是個好人,沒想到你的真面目這么惡心”。
在此之前,賬號主人可能一直以為,他參與的實驗是有利于人類發展的,卻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了顛覆世界觀的恐怖真相。
所以,他才會如此激動地質問道,“為什么只有我知道那些東西的真面目”。
“那人”他用“那人”,而不是“那東西”,也不是“他們”,說明賬號主人清楚地知道,是誰提出的這個計劃。
“那人”很有可能是生物科技的掌權人,也有可能是某個野心十足的科學家。
“我每天都怕死了”結合“周圍全是一群怪物”這一句子,更加確定了賬號主人生物科技員工的身份。
雖然大致猜出了賬號主人的身份,周姣的眉毛卻沒有松開。
因為賬號主人很有可能已經遇害。
周姣對賬號主人沒什么感情,既沒有同情,也沒有惋惜,畢竟他不顧后果召喚怪物的行為,差點害死了她。
但他跟江漣的來歷有關。
失去賬號主人這一環她想把江漣送回老家的計劃,估計要困難很多。
周姣心念電轉,問題太多,線索又太少,她的太陽穴不由隱隱作痛,決定先將一切疑問按下不表,找個地兒睡一覺再說。
幸好,江漣只是看上去比較難搞,實際上非常好糊弄。
她問他能不能住廉價旅館,他盯著她看了一會兒,說“我可以筑巢。”
周姣“哪兒能讓您親自動手,還是住廉價旅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