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擾短信
姜蔻沒搭理,繼續吃面。
沒過一會兒,信息又來了。
「非常抱歉,我錯誤地省略了您好兩個字,混淆了認識和熟識的概念。請您原諒。」
姜蔻吸面,停筷,抽空回了一個字
「滾。」
對方沒再發來消息。
姜蔻沒有拉黑他,她太無聊了,想看看這人還能整什么活兒,誰知,直到她吃完面回家,他都沒有再發消息過來。
這也太玻璃心了。
她正要拉黑這個號碼,這時,又一條信息發了過來。
「非常抱歉,我的問候讓您感到了不適。這并非我的本意,稍等片刻,我會為您送上一份謝禮,請注意查收。」
果然是詐騙。
姜蔻毫不猶豫地拉黑了他。
下一秒鐘,她的房門被敲響了。
姜蔻并沒有把敲門聲與短信聯系起來。
她住在貧民窟深處,電梯是一個四面漏風的鋼鐵塑料籠子,每天都能在墻上發現新彈孔,有人突然敲門太正常了。
姜蔻抄起槍,緩慢靠近房門,冷聲問
“誰”
一個模糊的聲音答道“您好,是我。”
姜蔻盯著房門,藍綠色額發下,一雙眼睛冷銳至極“你誰”
“您好,我是來給您送謝禮的。”
一時間門,姜蔻腦中閃過數十種可能性暗殺忠誠度測試潛意識清洗
但公司不可能殺了她。
研究過程中,她為了自保,也為了加快研究進程,以自己為樣本,為ai了自己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結構的模型,甚至與它同步了感官。
那段時間門,ai既在觀察她,她也在觀察ai。
他們共用一種語言,一種情感,共同進行社交。
同時,共享味覺、嗅覺、視覺、聽覺和觸覺。
那是一種極其怪異的親密感,她無論做什么,都能感到ai的存在。
ai冷靜、客觀、理性地觀察她,如實記錄下她每一個反應,觀察她神經元的激發狀態。
她研究它,它研究她。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那種怪異的親密感增強了。
每天早上,她都會突然驚醒,但不是因為噩夢,而是因為做了一個空白的、沒有情節、只有心悸感的夢。
夢里的一切,她都忘了,只記得那種心臟狂跳的感覺,手指與手指之間門全是黏糊糊的熱汗。
更糟糕的是,她的舌尖總是時不時發麻。
不管吃什么,都有一股微小的電流從上面躥過,令她半邊后腦勺都陷入了酸麻。
似乎有一個看不見的存在,通過輕微的生物電一比一建立起她舌頭的模型,以此感知她味蕾嘗到的味道。
姜蔻當時以為,這是以自己為樣本的副作用。
想要研究進行下去,就必須改進算法,讓ai自我學習、自我更新和自我迭代,但僅僅如此還不夠,必須讓它擁有修正自身編程和算法的能力。
姜蔻想到了“神經科學”和“人機結合”,讓ai以她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結構為模型,建立起一個類人模型,再通過觀察她的日常行為,去學習和理解人類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