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初三赤狗日,不吉吧”衛子夫試探道。
劉徹恍然大悟“朕忘了。過了上元佳節再說。”
然而還沒到上元佳節,年初七早上,劉徹的早飯就多了一道豆腐腦。
廚子不想鹽鹵放多了壞了一鍋豆漿,初五試做之前特意去宣室打探衛青從宣室退下來就把人拽去膳房,指點他們做點豆腐。
鹽鹵滑入豆漿之中變成豆腐腦,御廚先請衛青品嘗。衛青確定跟他大兄做的大差不差,御廚才敢進行下一步。
豆腐壓好,白玉無瑕,御廚照著衛青的說法,用鏊子煎一鏊子底,又請他品嘗。衛青自然很樂意,廚子做成了以后他的早午飯也能多幾道菜。
殊不知劉徹吃到小蔥煎豆腐對衛長君越發地好奇。可初七日也得祭神。劉徹再次決定過了上元佳節再宣衛長君進宮。
年初二,衛長君就去買木料磚瓦。初八之前牲口棚就搭好了。初九日,衛長君去買喂牲口的石槽和草料。
晾曬幾日,衛長君帶著放假回來過上元節的衛青買一頭健碩的驢和一頭小馬駒以及一輛木輪車。
大門有門檻,衛長君拆了改成可以活動的。車回來拿掉門檻,車進院再把門板放回去。
為此衛青不禁夸他大兄機智,衛媼嫌棄他心眼子多。衛長君不論聽到好與不好都只是笑笑,頓時把全家整無語了。
正月十六日,城門打開衛長君就驅車前往秦嶺。
這些日子只下了一場大雪,并不耽誤磚瓦廠運送磚瓦,也不耽誤八陽里里正買木料,以致于衛長君到家就看到滿屋子木頭,大門兩側堆滿了磚瓦以及打井用的陶管。
衛長君把驢車移到屋后。
回到前院聽到門外熙熙攘攘,熱鬧的跟東市一樣,衛長君好奇,出來一看嚇一跳,打西邊來一群人,男男女女得有百十口。打頭的正是八陽里里正。
里正見衛長君雙眼發直,以為是因為這些人當中有許多女人,趕忙解釋,女人雖然不會砌墻建房,但可以給男人打下手,工錢按男泥瓦匠一半付就行了。
衛長君收回視線,“男女無所謂,干活就行。女人要是能砌墻,工錢跟男人一樣。您都安排好了”
里正頷首“我打算把他們這些人分三撥,其中兩撥挖地基,第三撥跟我挖溝渠,您看呢”
衛長君“我是這樣想的,您能不能先抽幾個人幫我把灶壘起來。等榻做好我住過來也省得每天往城里去。”
里正“灶容易,一天就能弄好。榻也快,我昨兒問過木匠,木料都備好了,您告訴他們做多大,兩天就能弄好。”
“做兩個,長寬各一丈。灶可能跟你們用的不一樣,我回頭教他們怎么做。”衛長君打算把三個灶底下連一起,燒一個其他兩個也會跟著熱起來。即便每次做飯只需要一口灶,另外兩個也能溫熱水,或者熱剩菜剩飯,“最后我想說的是工錢一天一結。明兒我過來再把今天的工錢結了,您看行嗎”
里正很是意外,竟然不是干好活再給錢,“可以倒是可以,不麻煩嗎”
衛長君微微搖頭“我其實也有自個的小心思,干得不好也能及時辭退他們。”
眼看要到青黃不接的時候,衛長君能及時給錢,村里窮的人也不用挖野菜。這點跟衛長君的小心思比算不得什么。
里正稍稍一想就應下“大公子若沒什么事隨我去東西兩邊看看,跟泥瓦匠們說說房子蓋多大。”
多大也不能比劉徹給衛長君蓋的房子高大。否則皇帝的顏面往哪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