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是。
衛媼病了或者出點別的事,左右鄰居也會爭先恐后幫忙。
衛長君轉向兩個妹妹,“他們若是不以為意,就說這是我的意思。”
此話令二人心里沒底。然而更令姊妹二人意外的是她們搬出“衛長君”,公孫賀和陳掌不止把家里人打發了,還跟狐朋狗友斷了來往。
話說回來,衛青不能確定他大兄何時回秦嶺,休沐那日劉徹叫衛青回家看看,他在宮里等著。劉徹是個接地氣的帝王,喜歡聽一些市井趣事。下午郭舍人、東方朔回來陪他玩耍,照舊把他們聽說的事講給劉徹聽。
以前劉徹就知道公孫賀養士。劉徹不喜。聽說他家只有幾個門客,劉徹就沒表示過不滿。突然之間一個不留,劉徹直覺發生了什么,叫東方朔出去打聽打聽。
東方朔無功而返。翌日衛青進宮稟告他大兄回去好幾天了。劉徹趁機問他知不知道衛孺和衛少兒家中出什么事了。
衛青不知道,但一聽說“養士”他就知道了。昨晚用飯時他母親衛媼同他念叨過。衛青盲目相信衛長君,不怕劉徹知道,便直言“大兄覺著沒必要養那些人。”
“你大兄”劉徹大為詫異。
衛青“臣也覺著沒必要。臣為陛下做事,陛下吩咐臣做什么,臣去做就行了,何須養士”
劉徹也是這樣認為的。然而以往連他親舅舅田蚡都不以為意,導致年輕的帝王覺著天下沒人懂他,他就是一孤家寡人。忽然聽到不止一個,劉徹宛如他鄉遇故知,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連道三聲“好”。
東方朔像是頭一天認識劉徹,帝王最厭惡的事居然是朝臣養士。一時之間東方朔不知該慶幸他官微俸祿低沒來得及養士,還是該為自己感到悲哀,他在陛下身邊多年,竟不如一個遠在秦嶺的農夫看得明白。
劉徹這般興奮衛青也無法理解。但他大兄說過,無關緊要的小事想不通就算了,有時候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不是非要弄懂別人想什么,“陛下,還去秦嶺嗎”
如今劉徹把持朝政事務多了,“你們先去備車,朕忙完就過去。”然后吩咐小黃門,“倘或太后差人問朕去哪兒了,只管說朕去秦嶺了。”最后問衛青,“不會朕后腳到秦嶺,你大兄前腳又進山了吧”
秋天是打獵的好時節,然而衛長君不擅弓箭,也不敢策馬奔騰,只擅騎驢。
衛青“家母說大兄忙兩個多月人都瘦了,還有幾十畝紅薯地等著他犁,就是有心也無力上山。”
劉徹想起早兩天夜里下了一場大雨,以他對農夫的了解衛長君此時應該正忙著犁地。
衛家是忙著犁地,但衛長君沒下地。衛長君家有三幅犁、耙和耬車。早年被劉徹拉走一套,等上林苑的木匠做出一模一樣的劉徹就令人送回來了。
前些日子衛長君進城買一頭驢,今日可以犁地了,他就叫趙大、孟糧以及牛固牽著兩頭驢和一頭牛下地。
離種冬小麥還有將近兩個月,沒犁好也可以重新犁,衛長君就沒出去盯著,隨他們自由發揮。
小霍去病卻恨不得他大舅下地,“大舅,種地那么累,去喝點茶歇息吧。不用陪我寫字,我有韓兄。”
韓嫣險些把剛剛喝下去的水噴出來,“這是誰呀這么會說話。”
“韓兄”小不點聽出他的嘲諷,瞪著眼睛看著他以表達自己的不滿。
韓嫣“你把我氣走就找不到理由叫你大舅有多遠滾多遠了。”
“誰叫大舅滾啦”小不點拍案大吼。
衛長君輕咳一聲。小崽子怒氣頓消。衛長君語重心長道“去病,別擔心大舅。明年用別的犁地大舅就輕松了。到那時候再歇也不遲。”
小不點傻了。
那豈不是更有時間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