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劉陵不知道,很是恭敬道“大公子請講。”
“你這些車都不夠拉五畝玉米的。”衛長君此言一出,劉陵以及她身后趕車的家將心頭大震,不約而同地直視衛長君,請他再說一遍。
衛長君“翁主還不知道玉米畝產多少吧”
整個長安城只有上林苑以及八陽里和衛長君這里有玉米。上林苑的玉米收上來就被劉徹的親信拉走了,八陽里又是頭一年種,還沒收上來,劉陵自是無法探聽到玉米畝產多少。
“聽說比小麥多一倍”
衛長君頷首示意劉陵跟他去地頭上,他撿個玉米棒子摳兩粒玉米,“這里頭還有個只能用來燒火或者碾碎了喂豬喂羊的棒子。玉米棒棒得曬干了才好把上面的玉米粒揉下來。翁主今日就要的話,那只能這樣拉回去。這樣算畝產得有二十石。算你一車拉七石,五畝地也得十五輛車。”
劉陵只有十一輛車,打頭的還是她的座駕,帶著車篷最多拉四石玉米。
忽然之間劉陵意識到重點錯了,“玉米產量這么高”
“我的地上了兩次肥,去年冬天犁地的時候上一次,開春下雨的時候又上一次,今年又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可能比我估計的還多。”
劉陵倒抽一口氣。她的家將不由得朝地里看去。
衛長君笑著問“翁主,還覺著我獅子大開口嗎”
劉陵下意識搖頭。
作壁上觀的竇嬰服了。
衛長君真有把人賣了人家還幫他數錢的本事。
衛長君又言“起紅薯得先把紅薯藤割掉,今日怕是來不及了。翁主,先掰玉米”指著最東邊,“那邊的玉米還沒動,你的人從東往西掰五畝行嗎”
“我們自己掰”劉陵問。
衛長君朝南一揚下巴,“你叫陛下的人幫你掰也行。可他們要是使勁往地上扔,撞到地里的石頭上裂開,你就只能喂牲口了。”
劉徹不動淮南王,一是沒有淮南王造反的證據,二是他初掌權,帝位不穩,三是他擔心再來一次“七國之亂”。
劉陵十分清楚劉徹現在的處境,也曾勸她父皇,既然事情已經暴露,不如趁機反了。淮南王劉安擔心太皇太后尸骨未寒,此時興兵不得人心,并非最佳時機。過幾年劉徹還沒兒子,他也準備充分了再反也不遲。
劉陵也覺著她父王此言有理,不得人心的話,僥幸窺得天下也難坐穩。
淮南王和劉徹只差撕破臉擺到臺面上,劉陵覺著劉徹的人干得出,便給她的人使個眼色。
衛長君帶他們到最東邊,教他們掰玉米,“可以剝去玉米外衣,也可以直接掰下來。若是翁主想早點拉走,像我這樣直接掰下來就行了。”
隨后又掰一個剝開外衣,“玉米拉回去就得晾曬,否則霉了豬都不吃。翁主家要是地方有限,可以把玉米系在一起弄成串,掛在廊檐下晾曬。”
劉陵見他講的這么細致,心底不禁好奇,他難道還不知道田蚡被奪去侯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淮南王府。
不過無論知不知道,衛長君說總好過他閉口不言,或一問三不知。
“大公子,這些玉米桿子是否能像紅薯藤一樣拿來喂牲口”
衛長君“用鍘刀切碎了,牛羊應該會吃。我家不缺紅薯藤,還沒試過用玉米桿喂牲口。”
“那玉米桿留做什么”
“燒火”
劉陵詫異“燒火”
衛長君頷首“玉米桿燒出的灰跟牲口糞倒在土坑離漚幾個月,開春前挖出來陰干,等犁地時候正好撒上去。糞和灰翻到地下,不止可以肥田,還可以殺死大部分蟲子。否則畝產多少還真不好說。”
劉陵沒想過種地這么麻煩,“必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