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陵很意外,衛長君真有君子之風,待奴隸都這么和善。看來她需要親自回去一趟了。
“衛大公子人品真好。”
一聽這話曹女忘記戒備提防,想也沒想就說“郎君是奴婢見過的最好的人。”
“他也是我見過的最坦蕩的人。既然大公子不在家,我就不叨擾了。”劉陵起身道。
曹女楞了一下,然后不敢信地問“翁主要回去”
“我來拜訪大公子,大公子不在家,我可不是要回嗎。”劉陵笑容溫和,曹女卻覺著她皮笑肉不笑。可無論如何她走總比不走好,“奴婢送翁主。”
山邊路窄,馬車拉過來費勁,劉陵的車就留在子午棧道。原本從衛家往東到子午棧道沒路。這幾年走的人多了,也有了一條一丈寬的小路。劉陵出門本該往東,但她卻往西,盯著做紅薯粉面的許君等人足足看了一盞茶的工夫,做法步驟跟曹女說的一般無二,劉陵這才打道回府。
劉陵如此痛快倒叫曹女惴惴不安。她遠遠地看著劉陵上了馬車掉頭往北回長安,立即去韓家找韓嫣。
前幾日剛下過雨,子午棧道可以行車不等于山上可以走人。子午棧道上什么也沒有,太陽一出來路面就干了。山上樹木茂盛,至少還得再曬三天。曹女不信嫌泥土腥臭的韓嫣這時候上山打獵。
韓家乃兩進院。曹女過了二門看到韓嫣和兩個小不點在院里對著墻上的草墊射箭,輕聲喊一聲,“韓家郎君。”怕她的突然出現嚇著他們。
一大三小果然沒有受到驚嚇。但看到她很意外,韓嫣問“我不是叫你在家盯著她”
“翁主走了。”
兩個小不點不禁問“不等大舅郎君回來啦”
曹女微微搖頭,然后把她同劉陵說的話,以及劉陵到竹棚下看好一會才走統統告訴韓嫣,“韓郎君,那個翁主是來找我家郎君的嗎”
“她大體是沒在長安打聽到紅薯涼粉以及粉絲的做法。亦或者不屑找他們打聽,所以來找衛兄。你也不用擔心,紅薯和玉米種出來之前,她都不敢給衛兄添堵,或得罪衛兄。”
有了這話曹女放心了。
衛長君進城之前沒打算在家用飯。他一到家他母親就要去東市買肉,還叫老奴殺雞,又叫另一個老奴去找衛孺和衛少兒,衛長君就不好說,“別忙了,我一會還得走。”
后衛少兒和衛孺過來,衛長君一看他大妹小腹隆起,像是有四五個月身孕,他就更不好吃了飯就走。
衛媼見他打量衛孺,同她解釋,衛孺這是頭一次沒經驗,歲數大了,怕出什么意外,頭三個月沒敢告訴他,免得他跟著空歡喜一場。現今胎穩了,可以走動,就叫她過來讓衛長君這個長兄放心。
公孫賀老大不小,好不容易有個孩子,公孫家緊張很正常。衛長君可以理解。女人生孩子他幫不上什么忙,叮囑衛孺有什么不懂的就問母親或找宮里的衛子夫。
衛長君身在秦嶺與土地打交道,身為九卿之一的公孫賀卻十分敬重他。認識到這點,衛孺就不敢再質疑她大兄。
衛長君也怕念叨多了人家煩,就把話題扯到妹夫們身上。往日衛媼跟鄰居閑聊,不敢想什么說什么。在長子跟前無需顧忌,衛媼跟他聊到城門快關了才放他回來。
初冬時節晝短夜長。待衛長君到家,天都黑的伸手不見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