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君在地頭上緩一會兒,到地里問“老丈,這是你家的紅薯地”
割紅薯藤的老農循聲看到他很面善,不吝回答他的話,“是的。公子有事”
韓嫣對茂鄉周邊很熟。劉徹發現茂鄉這塊風水寶地那次韓嫣也在,韓嫣知道哪兒窄哪兒有橋。但橋離他們甚遠。繞路不值得。韓嫣就帶他和竇嬰來渡口。渡口不甚寬,衛長君能在這邊看到對岸郁郁蔥蔥,就問老農可知對面整片整片玉米地是誰家的。
老農想也沒想就說“天家的。”
“陛下的”衛長君差點咬到他的舌頭。
老農的神色多了幾分復雜,不全是怨恨也不是全是慶幸,但又有一絲欣慰和喜悅,“我家以前就在那兒。陛下登基初年修陵墓,就把我們遷到這兒。早幾年天天有人在那邊拿著龜殼布尺寫寫算算。我們都以為陛下在那兒修陵。我跟幾個同鄉還說,陛下也不怕渭河漲水把他的陵淹了。
“近兩年才知道,皇陵離這邊遠著呢。得有十來里。那些人是找哪塊地最好。這兩年興許找好了,地用不著了,陛下就叫人種上了玉米和紅薯。我家的紅薯苗起先就是茂陵尉那個叫張湯的叫人送來的,說是補償我們。咱們以前真沒當它是個事,沒想到啊。”說到此,老農萬分感慨。
衛長君見旁邊還有一片豆子,“那為何還種豆子”
“做豆腐啊。”老農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見其頭發有些凌亂,像被風長時間吹的,“這你都不知道沒聽衛大公子說,豆腐對人好,能長個能延年。你是從外鄉來的吧”
衛長君噎的臉色比老農方才還復雜。
老農詫異的聲音傳到地頭上,韓嫣樂得趴在馬背上。
衛長君找回自己的言語,道“聽說過豆腐,沒想到跟衛衛大公子有關。”
“我們以前也不知道。去年進城賣紅薯面粉看到個豆腐鋪,進去一問才知道,那人是跟他親戚去秦嶺腳下衛大公子家學的。”看一眼自己的紅薯地,“聽說這也是衛大公子先種的。衛大公子真是好人啊。”
衛長君聽不下去了,“多謝老丈。老丈,渡口的船何時過來”
老農轉向北,扯開嗓子一喊,驚得馬躁動。隨后老農咳嗽一聲緩緩氣,對衛長君道“等一會就來了。我們坐船是人不滿不開船。你們有錢人,多給點錢就行了。”
“多謝老丈。”衛長君拱手道。
老農渾不在意地擺擺手。
衛長君到地頭上,迎接他的就是韓嫣皮笑肉不笑。衛長君裝沒看見,奪走韁繩上馬。韓嫣忙喊,“等等,衛大公子。”
地里的老農停下來,四周除了馬蹄上什么也沒有,覺著自己聽錯了。
“衛大公子好人吶。”
調侃聲傳來,老農循聲看去,找他打聽事的公子回頭怒瞪,“你給我閉嘴”
“大公子生氣了”韓嫣拍拍馬,與他并排。
老農想起什么,瞠目結舌。隨后扔掉鋤頭跑過去,三人已到地邊上。老農猶豫片刻就往家跑。
衛長君到渡口停下,不經意間回頭,看到老農跟幾個人說著什么,還往他這邊指,“韓嫣,我覺著你離死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