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聽還有,所有村民都激動了,留個看家的,大人小孩都舉著火把推著車來拉野豬,熱鬧的景象堪比往日長安城中除夕那天。
劉徹看到鄉民臉上的笑容心底涌出無限感慨,頭一次覺著目不識丁的鄉民可親可愛。
衛長君借著火把看到他臉上的人性,想起一件事八陽里辦私學。里正可能忙忘了,八陽里這幾日正忙著收紅薯。衛長君小聲告訴劉徹,八陽里村民籌錢辦個學堂,暫且教一年,明年有錢再續。
劉徹愣一下,顯然沒料到鄉野之人有這等覺悟,“你提議的”
衛長君笑著搖頭,“我又不可能替他們出這個錢,貿然出這種主意,還不得覺著我吃飽了撐的,不知鄉民辛苦。”
衛長君確實很少主動攬事。劉徹頷首,感慨道“真不可貌相啊。”
“此事知會你了。改日從別處聽到,可別覺著他們有不軌之心。”
劉徹想也沒想就說“他們能有什么小心思。”
“他們沒有,別人可以編排。陛下,您說窮苦人家識字懂禮的多了,對誰不利”
劉徹認真想想覺著是他又覺著不可能,否則衛長君不會這么問,“朕”試探道。
衛長君禁不住嘆氣。
劉徹“說話”
衛長君“愚民之策固然對您有利,可講不通道理,一言不合就打,今天跟這個鄉,明天跟那個里,誰還有心思種地一個個魯莽無知,他們敢把未央宮燒了。”
劉徹覺著有理,可跟他以往的認知有很大不同,“每個人都能講一通道理豈不是更不好管”
“他們手無縛雞之力拿什么進城”
劉徹忽然想到他的打算,鹽鐵專營。如今還是誰占著鹽井鐵礦,誰開采誰買賣。屆時兵器多歸朝廷,是不用擔心儒生士人,
“繼續。”
衛長君知道的也是書上聽來電視里看到的,“您身邊那些禁衛郎官,多少官家子弟父輩只是個小小的郎中也算。”
劉徹算一下,幾乎都是,心底突然一動,“朕好像明白了。”
“別管哪方面,一旦形成壟斷都很可怕。”衛長君又問,“朝中百官有幾個出身鄉野如果您舅舅還在,御史大夫韓安國算是他的門生,茂陵尉張湯也算。這是我知道的。肯定不止他倆。您說您還能聽到底下的聲音嗎黃河把中原諸地全淹了,你還覺著江山穩固歲月靜好呢。”
劉徹想象一下就忍不住抽氣,“你說的這種情況暫時沒有可能,但往后很有可能。”頓了頓,“看來朕得聽董仲舒的早點把太學辦起來。”
“陛下想好如何招生了”
劉徹微微搖頭,還沒想好把太學設在哪兒,“有何高見”
“世家子弟一窩,由各地推舉上來的窮苦子弟一屋。世家子弟出束脩,窮苦子弟免束脩和食宿。或者叫董仲舒、丞相等人出題,所有人打亂一起考試,然后頭名和第二名到一二班,第三名在二班,第四名到一班,這樣分下來,所有學生食宿全免再或者分給太學老師幾十畝地,叫他們自給自足。省得清貧子弟也養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衛長君看他另一側的韓嫣,“韓兄,你覺著呢”
韓嫣沒上過學堂,也不清楚具體什么情況,“可以試試。辦太學這種大事哪是一辦就成的。”
其實劉徹心里也沒底,叫韓嫣進屋把衛長君說的幾條記下來,等他回宮再跟董仲舒等人商討商討。
“衛大兄,豬下水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