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不明所以但也沒追上去刨根問底。該叫他們知道的,大兄不會隱瞞。不想告訴他們的,大兄連一個字也不會說。
以前衛長君只有一百畝地,種的莊稼也就四樣,玉米、小麥、紅薯和黃豆。如今地多畝產又高,衛長君也有了賬本。
衛長君拿出賬本,劃掉要賣的五十石玉米,又劃掉前年的糧食,確定余下的還夠全家人吃兩年,他不再猶豫。
到門外,不見大外甥,衛長君朝河邊去。果然在船上看到他和阿奴以及小外甥。衛長君好奇小外甥趴茶幾上是玩還是睡著了,“去病,敬聲睡了”
小公孫敬聲抬起頭,揮揮小手“大舅。”
衛長君點頭“好玩嗎”
微風吹動河邊,河水蕩的船輕輕晃悠,像是在搖籃里,小公孫敬聲覺著很有意思,“好玩。大舅來玩兒。”
衛長君笑道“大舅現在有事。去病,你和阿奴今日是不是沒去賣玉米”
阿奴點頭“我和去病見沒人買就沒去。”
衛長君“找個木板掛在棚上告訴他們你們在船上,來買玉米的人自會喊你們。”
阿奴頓時覺著這個主意好極了,立即回家找木板。
話又說回來,衛長君不著急搶收,臨近午時就令女奴和孩子們停下歇息,午飯后再割。他把男奴分成兩撥,一撥打場翻場,一撥隨他回屋搬糧食。
衛步和衛廣想幫忙,衛長君打發他們進宮面圣。陛下倘或問他在做什么,直言往屋外倒騰糧食。陛下自然就懂了。
兄弟二人直到見著劉徹把這話說出來,也不懂他大兄此話何意。
劉徹剛把所有事安排妥當,隨便吃點準備休息。聞言他便備車前往茂陵。由于他一夜沒合眼,剛上車就睡著了。抵達茂陵,黃門請示衛長君要不要叫醒陛下。
衛長君微微搖頭,御輦比屋里安全多了。
他見隨劉徹來的還有六輛空馬車,就令禁衛把院里的糧食搬上車。
黃門疑惑不解“大公子這是做什么宮里不缺糧。”
衛長君“宮里不缺,長安周邊百姓也不缺,但地龍翻身嚴重的地方缺。很多人家房屋倒塌,家中余錢蓋了房,沒有地的人家拿什么買糧。雖然不多,也足夠一些人撐到秋收。”
昨日地龍翻身,他今日就想到捐糧。饒是黃門見多識廣,也知道他有的東西毫不吝嗇,可黃門依然感到心如擂鼓,說不出話。
黃門不是個冷漠的人,不像有些人覺著衛長君呼吸都是錯,他反而很欣賞衛長君。衛長君的做派叫他與有榮焉,還叫他確定自己沒看錯人。黃門長嘆一口氣,抬起手,“容我斗膽替陛下謝大公子。”
衛長君扶起他的手臂,“想多了。我并非良善之輩。糧食是陳糧,我也有目的。我弟和小弟可以為陛下分憂了。”
“朕準了。”
衛長君嚇一跳,循聲看去,劉徹推開車門出來。
黃門小跑過去拿下馬凳。劉徹直接跳下來。黃門嚇得扶著他,“陛下啊,您是天子,怎么可以直接跳,摔著怎么辦。”
劉徹嫌他煩,撥開他的手朝衛長君走來,“衛步和衛廣想做什么”
衛長君“他倆不如仲卿穩重,文武也稱不上出眾,勝在踏實不愛鬧,我想叫他倆跟著大農令做事。陛下若從長安調糧,就叫他們押運我這些糧。他們知道我種地辛苦,一粒也不敢浪費。”
劉徹忽然想到“軍未動,糧草先行”。朝中諸人包括公在內,恐怕都不如衛步和衛廣珍惜糧食。他倆要是能辦好,往后他還需要擔心大軍在外,通糧辦事不利嗎。
“糧食運到西南不難。衛步和衛廣知道如何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