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安靜換來劉徹和衛長君久久的沉默。
二人有許多答案,唯獨沒有想過衛青沒聽懂。或者他在裝傻充愣。可這點小事也不值得劉徹尋根究底糾纏不放。衛長君不想衛青為難,也不在乎他的答案,自然不會再重復一遍。
衛長君表現得很不在意,笑著說“沒什么。別吃太多,飯菜快好了。”
衛青坦然地點點頭,繼續啃黃瓜,仿佛剛才不過是很尋常的一句對話。
竇嬰和韓嫣坐的離劉徹遠離衛青近,衛青臉上沒有一絲慌亂,問話的時候沒有一絲遲疑,難道他真不懂
二人不信。衛青跟衛長君比起來就是一沉默人。但他不傻。不然也不能活捉陛下。衛長君和劉徹打個噴嚏,他都知道二人是病了還是有人在背后議論他們。
竇嬰和韓嫣相視一眼,看出彼此眼中的詫異,并非他們其中一個多心。他倆頓時就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此子非池中之物
二人都看出來了,劉徹如何不懂。所以劉徹沒有得到滿意回答也很滿意。見衛青一味地憨吃,劉徹的眼睛笑了,不愧是他看著長大的。
既然衛青如此沉穩聰慧,還敢糊弄,他是不是可以驗收多年教養的成果了劉徹認為是時候了。
深秋時節長安方圓百里喜獲豐收,一掃上半年的陰霾,劉徹覺著天時地利不缺人和,可以準備了。但他習慣了大事先問衛長君,立冬后的第一個休沐,劉徹擺駕茂陵。
這一日暖陽高照,劉徹到茂鄉衛家時衛長君在河邊釣魚。
馬蹄聲聲沒能喚起衛長君接駕。劉徹抬手把韁繩扔給黃門,朝河邊大步走去。頭一次跟劉徹到此的禁衛很是憂心,小聲問黃門,“衛大公子是不是眼神不好”他要沒看錯,衛長君回頭看了一下,竟然還不起身,“怎么沒聽說過”
黃門老神在在地說“以后你就知道了。”
禁衛想問什么,就看到他主公朝衛長君肩上拍一下,在他身邊的小椅子上坐下。
天子自小便喜歡率性而為。黃門自認為足夠了解他也怕劉徹突然發瘋。見他不是掄起椅子朝衛長君砸去,黃門踏實了,叫一眾禁衛進院歇息。但不可吵鬧,此時是霍去病和阿奴學文識字的時候。
劉徹先瞥一眼水桶,里頭有兩條魚,“釣多久了”
“大半個時辰。”衛長君看一下太陽回答,“什么風把您吹來了”
劉徹“衛長君這股風。”
衛長君送他一記白眼,愛說不說。
劉徹不貧了,“我大漢苦匈奴久矣。”
衛長君的手一抖,差點沒握住魚竿。劉徹見狀笑了,“還有你衛大公子沒料到的事。”
“陛下,地龍翻身最嚴重的地方房屋建好了嗎”衛長君不會阻止他發兵,可他這時候籌備,明擺著開春出兵。開春時節匈奴在老家養精畜銳,大軍上哪兒找匈奴去。
雖說衛青頭一次出征就直搗龍城,可誰知道龍城在哪兒嘟嘟也只知道大概方位。北方的春天來得格外晚,萬一春四月依然大雪覆蓋,衛青怎么到龍城。
劉徹點頭,“擔心百姓反對”
“不是”這時候不能再繞彎子,衛長君直接問,“陛下對匈奴了解多少”
劉徹“比你多。”
衛長君相信比他多,蓋因關于匈奴的記載少之又少,他有嘟嘟這個外掛也不如韓嫣懂得多,“陛下知道過了長城越往北越冷,他們的春夏秋加一起頂多六個月嗎”
劉徹知道北邊冷,但不知道這么冷。
“大軍最遲十月就得入關,否則沒被匈奴殺死,也會被嚴寒凍死。匈奴愛南下,不止缺衣少糧。”衛長君道。
劉徹點頭“這點朕知道。”
“陛下也該知道六月之前鄉民不得閑”
劉徹笑了,“朕當出什么事了。長君不是以為朕想開春或初夏發兵吧”見他面露詫異,“朕敢這么胡來,太后也不許。”
衛長君放心下來“需要提前這么早籌備嗎”
“上次跟這次不同。這次朕想速戰速決。”